冷靜下來認真想想,馬子傑覺得完全是自己害了自己。盡管這些年他在中州市可以呼風喚雨,大權獨攬,卻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個不能容人的印象。雖然馬子傑自己說什麼都不願意承認這些,但四個市委書記全都是不正常的離職,自己又該作何解釋?
由此可見,過分的強勢對一個官場中人來說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情。
有了這種心得,馬子傑便開始約束自己。特別是賀波濤到任之後,馬子傑還真的有心把人事安排的主導權讓給賀波濤。可有些事情,並不是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
賀波濤上任之後的第一次人事變動是檔案局局長的人選安排,當時賀波濤提名了一位候選人。馬子傑覺得檔案局是隸屬市委的工作單位,同時這個單位在他的心目中也無足輕重,就打算做個順水人情,把這個人事安排的決定權拱手讓給賀波濤。
就在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決定具體人選的當口,馬子傑突然間接到了一個電話,就是這個電話,讓馬子傑立馬改變了主意。
這個電話是他的一個老下屬打來的,這個老下屬已經在副處級的位置上待了好長時間了。經常會有意無意地提醒一下馬子傑,暗示自己的位置該動一下了。
以前的時候,馬子傑隻是口頭上答應,過去之後根本就沒往心裏去。這次不一樣了。前階段為了能夠讓馬子傑當上中州市市委書記,這個人可以說是鞍前馬後,還動用了自己在省委的親戚關係來給馬子傑助陣。當時馬子傑就承諾了人家,不管這個市委書記能不能當上,都要把人家的級別往上提一提。
馬子傑心裏想,不管這個人最終能不能當上這個檔案局局長,這次市委常委會對他來說都是一次機會。這時候人家打來電話,很明顯也是在爭取這次機會。如果自己連提一下名都不肯,就顯得太不厚道了。
於是馬子傑就把這個人做為一個提名候選人提交了市委常委會。
雖然提了名,馬子傑仍覺得這個人的機會不大,甚至根本就沒有機會。因為在此之前,常委們都知道他要把這個位置的決定權讓給賀波濤,那麼賀波濤提名的人選順利勝出,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
最後的投票結果出來了,十比一!馬子傑提名的人選得到了十張讚成票,賀波濤提名的人選隻得了一票。
這個結果,無論是在馬子傑心裏還是在賀波濤心裏,都引起了很強烈的震撼。賀波濤覺得自己特別沒有麵子,堂堂一個省委常委,在中州市市委常委會上居然沒有一個人支持自己,從這一點就足以看出,馬子傑在中州市官場上的勢力是多麼的根深蒂固。
賀波濤甚至覺得,剛開始馬子傑的那些姿態,是在做戲,是在挖苦自己。他要用市委常委會上的投票結果來給自己上生動的一課——在中州市這片土地上,我馬子傑擁有至高無上的絕對權力,雖然我隻是漫不經心地對付你,也能輕而易舉地把你幹趴下。
馬子傑也與賀波濤有同樣的感受,通過這件事情讓他強烈地感受到,同時他還覺得,這件事情,已經在賀波濤心裏栽下了一根刺,即便以後自己再謙讓,賀波濤也不會相信了。
既然這樣,那自己以後仍然堅持以前的強勢風格算了,馬子傑痛苦地想,看來強勢這個字眼,在人們的心目當中已經成了一個標簽,一種符號,甚至是一張名片。不管自己如何試圖進行反方向的表達,都不可能降低人們心目當中的這種烙印。
這次市委常委們在投票當中的表現,充分而又深刻地證明了這一點。
過了一段時間,又一個正處級的位置在市委常委會上進行表決,表決的結果和上一次完全一樣,馬子傑提名的候選人得了十票,賀波濤提名的候選人得了一票。
賀波濤尷尬極了,他真的有點想不通,市委常委們是省管幹部,馬子傑這個中州市的市長,根本無法主宰這些人的命運。正相反,自己是省委常委,某種程度上有對這些人的前途的決定權。為什麼他們會對馬子傑那樣死心塌地,而完全不顧及自己的尊嚴和感受呢?
後來賀波濤想通了,市委常委們忌憚的,是馬子傑在中州市官場當中的勢力。下麵的那些單位,有一個算一個,嗚嗚呀呀全部都是馬子傑的人。常委們要是在市委常委會上不給馬子傑留麵子,下邊的人就不會給他們好臉色,如果自己走到哪兒都不招人待見,那就別在中州市這個地界上混了。
賀波濤明白了,要想在市委常委會上得到支持,首先要把下邊的頭頭腦腦們換成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