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沒法定性(2 / 2)

袁邱聳了聳肩膀,一臉驕傲地說:“王總,這可真沒有啥稀罕的,現在的漂亮妞,一般都喜歡像我和馬銘這樣的硬漢子。”

王明君冷冷地看了袁邱一眼,心裏充滿了鄙視:就你狗日的那四尺八高的猥瑣樣兒,還硬漢子呢,別TM給硬漢子丟人了,還硬漢子?刮大風吃炒麵,你TM也真張的開嘴!

不過王明君並不打算跟袁邱較真,今天找他的目的,就是為了給這家夥打氣,袁邱現在這樣的狀態挺好的,黑夜裏吹哨子,讓他自己給自己壯點膽吧!

想想袁邱這次做的事情,確實沒有什麼可挑剔的,與他原來那個漏洞百出的計劃相比,袁邱的行為可以說是天衣無縫,雖然是李林業的點子,袁邱也功不可沒。

仔細想想,自己給劉岩打款的動機,真的是要把劉岩繩之以法嗎?從思想感情上講應該是的,但在實際操作中要想達到這樣的目的,恐怕並不容易。如果隨隨便便找一個借口就能把一個清清白白的人送進監獄,那執法者也太兒戲了吧!

王明君覺得,自己之所以煞費苦心地操作這件事,內心真正的動機是製造出一個貌似受賄而深追起來又並非受賄的假象出來,這樣做是為了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轉移視線,再一個就是拖延時間。

要想將一筆款項定性為受賄,需要一個要件,就是作為行賄的客觀主體有行賄的動機,並且承認自己的行為是在行賄,王明君覺得自己準備讓喬建朝或者袁邱對劉岩實施“行賄”,實在是太蠢了,喬建朝和袁邱有客觀上的行賄動機嗎?肯定沒有,他們與劉岩根本沒有利益上的交際,劉岩又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好處,給劉岩行賄幹什麼?是瘋了還是傻了?

後來又選擇李林業向劉岩“行賄”,沒錯,李林業是有向劉岩行賄的客觀動機,但他未必願意幫這個忙,一分廠是華帝煤礦的客戶,換一個角度去理解,劉岩就是李林業的上帝,客觀上講,劉岩在李林業心目中的位置,應該比他這個老總要高的多,既然如此,李林業憑什麼要和他一起站在劉岩的對立麵?退一萬步說,就算他看在袁邱這層關係上肯幫這個忙,也僅僅是止於以華帝煤礦的名義彙款而已,如果紀檢部門真追究下來,他並不見得會承認這筆彙款就是對劉岩的行賄,如果李林業承認了行賄的事實,那他就犯了行賄罪,李林業憑什麼要無緣無故承擔這種罪責,說不通嘛!

進一步說,如果紀委認定這筆五十萬的彙款就是行賄,一旦追查款項的來源到李林業頭上,他肯定會為自己開脫,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袁邱身上,順著這條線一直追查下去,勢必會牽涉到自己,到時候非但打不著劉岩這個黃鼠狼,反倒是惹了自己一身騷。

李林業這家夥實在是太有才了,竟然想出了用溫耀軍的銀行卡給劉岩轉賬這種招數,溫耀軍跟劉岩之間沒有任何的利益交際,他為什麼要給劉岩轉這筆賬?而且是這麼大手筆的轉賬?

王明君興奮地想像著這樣的畫麵——鈞都市紀委的工作人員帶著疑問調查這個叫溫耀軍的賬戶,結果卻發現這個溫耀軍竟然是一個正在三監獄服刑的犯人,而且呢,這筆五十萬的轉賬居然是在一個公共廁所裏完成的。靠!

複雜了!熱鬧了!這裏麵的水太深了!

這一連串的謎團,隻會讓調查者把一切想像都加在劉岩的身上,同時通過調查者讓人們對劉岩產生這樣的印象,這家夥雖然年紀不大,可他做的這些局,實在是太老道了!太狡猾了!明明有一筆來路不明的款項,卻找不到款項的來源,眼睜睜地看著這筆五十萬的巨款留在劉岩的腰包裏,卻沒有辦法給這件事情定性。

劉岩的這筆款項沒法定性,將會為工業局對水泥二廠的調查產生指標性的意義,劉岩的案子是市紀委直接經辦的,二廠的案子是市工業局經辦的,工業局那些人王明君太了解了,他們肯定會根據市紀委的動靜來把握對二廠這個案子的態度,更何況,劉岩的五十萬是擺在明麵上的,二廠的事情,隻不過是因為能耗太高而派生出來的疑問,在這種情況下,工業局會下決心掀開二廠的蓋子嗎?絕對不可能。

想到這裏,王明君倒覺得,鄭華強在市紀委那邊,應該把動靜鬧大,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