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鬼還不能讓鬼叫喚?什麼意思?”
李林業又看了一眼袁邱,他在心裏估量著,到底應該怎麼跟袁邱說這方麵的事情,說到什麼程度。要擱以前,李林業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給袁邱叨叨這些的,他要說的,不僅是這些年自己在為人處世方麵參悟到的獨門秘笈,同時還牽涉到財務上的秘密,這些秘密,是輕易不能與外人道的,即便是內部的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這裏麵的彎彎繞。
袁邱現在在李林業心目中的地位跟原來完全不一樣了,用一句比較流行的話說,現在他們之間是利益共同體,袁邱現在已經是華帝煤礦的第二大銷售客戶,每個月的銷售量不可小覷,最關鍵的是,袁邱銷售出去的煤,沒有任何的附加費用,僅此一項,華帝煤礦就能節省下來不少錢,李林業是做生意的,他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才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還有一點,也讓李林業不能不顧忌袁邱的處境,那就是在鈞都市被袁邱抵押給擔保公司的房子,那筆四十萬的高利貸,現在連本帶息已經超過六十五萬了,在自己的軟硬兼施威逼利誘下,袁邱終於答應了由他來償還這筆老爺債,到今天為止,袁邱償還了才區區二十萬,如果袁邱因為給水泥廠領導行賄的事栽了,那這些錢也就隻能是自己來償還了。
所以,李林業覺得應該好好給袁邱上一課,免得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想到這兒,李林業決定現身說法,從配料煤的回扣方麵好好的給袁邱上一課。
李林業告訴袁邱,他確實沒有給任何人行過賄,但這並不代表不給相關的合作對象一定的利益分配,怎麼給他們分配利益,這裏麵就有講究了。
首先,必須要選準對象,俗話說的好,做生意的,能跑折腿,決不能跑瞎眼。你要看準了,究竟誰能成全你的事,同時呢,還要看清楚誰能替你扛事,同時具備這兩個要件的人,就是你要選擇的合作對象。
在這方麵,李林業覺得袁邱做的還行,他選擇的合作對象,是鈞都市水泥有限公司的一把手王明君,副廠長兼化驗室主任喬建朝,供應科科長馬現領,這三個人,都是能成全他生意的角色,至於扛事的,當數副廠長喬建朝了,因為袁邱在煤裏麵摻了太多的煤渣,如果喬建朝不替他扛著,就絕對過不了質量這一關,惹了喬建朝,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袁邱這樣選擇合作對象雖然沒錯,但在李林業看來,卻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如果是他,就會選擇隻跟一個人合作,通常情況下,他會選擇供應科科長馬現領,袁邱的情況比較特殊,也可以選擇化驗室主任喬建朝。
選擇好合作對象,下一步的動作就至關重要了,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不斷地給合作者發錯誤的信息,比方說,這次鈞都市水泥二廠一共訂購了兩千噸配料煤,拉走六百噸的時候,你給合作者發一個信息,告訴他賬戶上還有一千五百噸的餘量,拉走一千噸的時候,你告訴他賬戶上還有一千一百噸的餘量,提醒的多了,他就會關注這方麵的情況,繼而會產生一個錯覺——華帝煤礦的賬目怎麼這麼爛?這種錯覺,會讓他產生有機可乘的衝動,等到兩千噸煤全部拉完的時候,你再給他發一條信息,告訴他賬戶上還有二百噸的餘量,這時候,合作者就會迫不及待地親自跑到煤礦上找你核對賬目。
核對賬目的時候,你仍然裝作迷迷瞪瞪的樣子,告訴合作者賬麵上確實還有二百噸煤,同時告訴他,如果害怕跟下一筆弄混了,幹脆把剩餘的貨款以現金的形式退還給合作方。
如果合作者答應這樣做,那就基本上可以肯定,合作者並不想把這些錢退還給單位,而是悄無聲息的塞進了自己的腰包。
袁邱算是長見識了,同樣是給回扣,李林業的做法不知道要高明多少倍,他這樣做,實質上已經起到了和袁邱的辦法完全相同的作用,合作者在悄無聲息當中同樣得到了巨大的實惠,同時呢,李林業又不用承擔任何的風險,所有的風險都轉嫁到了合作者的身上,即便是事情敗露了,隻能說合作者貪汙公款,而李林業這方麵卻造不成行賄的事實。
袁邱不由得在心裏感歎:難怪人家說三年可以學成一個秀才,十年也學不成一個生意人呢!這裏麵的奧妙實在是太多了。
有一點袁邱還是不大明白,李林業這樣做,等於把所有的實惠都給了一個人,其他相關人員呢,則一分錢也得不到,這樣會不會有麻煩啊!
李林業是這樣解釋的:隻要利益足夠大,合作者就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這種矛盾,如果他實在扛不住,就會想方設法把一部分利益分配給其他的相關角色,至於他怎麼分配,用什麼辦法分配,那是他自己的事,袁邱大可不必為這種事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