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錯的選擇(2 / 2)

劉岩什麼時候受過如此大的侮辱,肺都快要氣炸了:“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沾誰的光,也不會沾任何人的光。”

“可你已經沾了,閆海寬準備把你安排在市委組織部,就是顧及到你和周瑾的關係,你已經陷入到裙帶關係裏去了,而且會越陷越深的。如果你真的像剛才說的那樣有氣魄,就去告訴閆海寬,讓他把你安排地鄉下去,離周和平越遠越好。你有這個膽量嗎?”

??????

劉岩突然提出要到鄉鎮去工作,讓閆海寬犯了難。

閆海寬心裏非常清楚,這件事,幕後推手肯定是鄭華敏,鄭華敏這樣做的真正動機是什麼,閆海寬還琢磨不透。如果真的像她說的那樣,劉岩是一個驕橫跋扈,到處惹是生非的家夥,倒也無可厚非,把劉岩打發的遠一點,反倒落個耳根子清靜。

閆海寬迅速對劉岩的情況展開了調查——關於闖崗的事情,經落實確有其事,不過絕對不像鄭華敏說的那麼邪乎,而且事出有因。至於其他的劣跡,根本就是張冠李戴,子虛烏有。

閆海寬納悶了:鄭華敏為什麼這樣窮追不舍,非要把劉岩打發到鄉下去工作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這樣做,無異於在變相阻礙劉岩成長的道路,按道理說,鄭華敏作為劉岩的長輩,完全沒有理由做這樣的事情,難道說鄭華敏與劉岩之間,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淵源?

有沒有閆海寬不知道,也沒有時間去了解。但周和平的意見卻不能無視,他必須非常清楚的知道,周和平對這件事情的態度。

周和平隻說了四個字——量才使用。

閆海寬頭都大了,這四個字,太簡單了,又太深奧了,周和平究竟在提醒自己什麼?

到目前為止,劉岩表現出的才能,無疑是這批公務員中最優秀的,按照“量才使用”的原則,就是要把他安排到相對比較顯赫的部門,這應該是最一般也是最世俗的理解了。而目前具備這個條件的部門,毫無疑問就是市委組織部了。

閆海寬也是個俗人,他覺得劉岩留在市委組織部,是最明智的選擇,同時也是最皆大歡喜的選擇,如果能留在市委組織部,其升遷的概率要比去其他地方要大的多,也快的多。

想到概率,閆海寬準備好好研究一下這個概率問題,以便用最直觀的辦法去說服劉岩,也好給周書記一個交待。

關於職位晉升,一般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一個人退下來,才會有另外一個人升上去,有沒有這個坑,就看你的運氣和機會了。

先說市委組織部,今年晉升副科級的名額是六個,那麼有多少人在爭取這些名額呢,閆海寬數了一下,一共是三十八個人。大概是六分之一的概率。

因為組織部有向其他有關部門輸送人才的職能,並不完全按照一個蘿卜一個坑的邏輯,市委組織部的蘿卜,很有可能去占市委宣傳部的坑,這樣以來,晉升的概率可能會高一些,大概是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

城區四個辦事處,隻有鈞台辦事處有一個副科級一年內到齡,其他三個辦事處,都是兩年之後才有一個副科級到齡。

也就是說,一年之內,四個辦事處隻有一個晉升副科級的名額。概率嘛,就沒有必要算了。

鴻昌鎮呢,有一個副鎮長再有半年就到齡了,可現在有機會競爭這個位置的,有十三個人,如果再加上劉岩和袁邱的話,有十五個人。

這可能意味著,劉岩如果去了鴻昌鎮,一年之內晉升副科級的概率隻有十五分之一。

不過也不能單看這些數據,還要看競爭者的狀況,市委組織部這三十八個人,清一色都是剛參加工作沒幾年的愣頭青,一個個血氣方剛,瞪圓了眼睛在拚呢。

而鴻昌鎮呢,除了劉岩和袁邱之外,另外那十三個人都是參加工作十五年以上的老江湖,他們對職位的晉升相對來說要看的淡一些,能升上去當然好,真上不去也無所謂了。

所以,如果劉岩去鴻昌鎮,真正跟他競爭的,就剩一個袁邱了,這樣算來,晉升的概率反倒成了二分之一。

這樣想來,劉岩去鴻昌鎮工作,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