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買拍品?還是看故事?(1 / 1)

買拍品?還是看故事?

亂彈

作者:荒原

隨著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的春拍最後一聲槌聲落下,2013年春拍也於眾聲喧嘩中落下帷幕。相對於以往“硬通貨”拍品行情稍有下滑,今年帶動市場回暖的新買家對古籍善本、名人手跡等小眾拍品情有獨鍾。這類小眾拍品相較於書畫等傳統門類,更能吸引一些新買家的注意力。它們背後的“故事”更是拍賣公司著力炒作的賣點。

之前亮相上海泓盛春拍的“民國影星周璿與國華影業公司的合同原件”就吸引了大批電影愛好者的目光,他們渴望知曉周璿那段塵封的往事,更渴望拿到這件承載著電影曆史的拍品。雖然這份合同原件由於委托人擬定的起拍價過高,最終流拍,但這一拍品在早前的預展期裏吸引來眾多影迷群體,就已為泓盛拍賣賺了不少的人氣。

而西泠春拍“絕代風華六十年”近現代名人手跡專場上,也不乏此類物件——香港武俠電影巨匠胡金銓的電影《龍門客棧》手繪場景原稿,陸小曼、鄧麗君、三毛的書、信和老照片等。香港導演胡金銓手繪於1967年的電影《龍門客棧》場景原稿,未上拍就已聚攏起超高人氣。上拍手繪稿共3幅,比A4紙稍大點兒,胡金銓簡單數筆就勾勒出龍門客棧的場景,而這些正是那些經典鏡頭的原型。手稿的估價在5萬元左右,從價格上看,遠稱不上重頭拍品,但卻是拍賣公司新推的一種類型,那就是“有故事”。再比如首次公開露麵的才女陸小曼的《誌摩詩集》序言原稿和致詩人卞之琳的回信,以及鄧麗君作為生日禮物送給鄰居“幹爹”的一張簽名照。

早在今年2月,電視劇《楚漢傳奇》中使用過的52件仿古道具就曾現身北京保利專場拍賣。劇中使用過的服飾、盔甲、長劍、大刀和一套仿曾侯乙墓青銅編鍾等道具,悉數成交。這類價格極低的物件如今成了拍場的香餑餑。原因之一是小眾拍品的買家明顯不是為了投資而買,他們往往是根據個人愛好來選擇拍品,因此一般不會去碰已經被炒得很高的藝術品,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一些有人文意味的新興領域。

為了適應新買家的喜好,拍賣行要重新發掘出一批新鮮類型拍品,於是他們開始盯上“有故事”的小物件,嚐試通過發掘拍品背後的故事,重聚人氣。這些物件並不在於厚重、價高,隻要背後“有故事可講”,就可以上拍。

這類有故事的小物件在國外也受到歡迎,比如國納特·D·桑德斯拍賣行網上拍賣有關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與白宮女實習生莫妮卡·萊溫斯基醜聞的多件物品。這樁醜聞使克林頓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名遭彈劾的總統。這些物品原先由萊溫斯基的前男友安迪·布雷勒提供給檢方,用以調查這段總統婚外情。這次拍賣的物品包括克林頓署名寄給布雷勒夫婦的一封信、萊溫斯基的照片以及萊溫斯基送給內森的裙子。毫無疑問,這些拍品受到的關注度不會次於參拍的任何藝術品。

如今,講故事正成為拍場所倚重的營銷利器,通過發掘故事來提升拍品的賣點和價值,將會成為拍賣公司新的銷售手法,所以不乏拍賣公司為尋找賣點而特意製造一些拍品的故事。藏家在準備收藏這類拍品的同時,應將拍品的曆史和價值調查清楚,不要被拍行胡編亂造的野史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