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傷
碎片
最近,從金字塔裏走出的死神雕像在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裏自娛自樂的自轉,引起大家對於埃及法老詛咒的猜想,不知道是否是托了“法老詛咒”的福,至少,埃及的金字塔還是安全的。相比之下,另外兩座金字塔就沒有那麼幸運。中美洲國家伯利茲的金字塔和南美洲秘魯金字塔最近慘遭房地產開發商毒手,被推土機、挖掘機等重型機械摧毀殆盡。巨大而沉重金字塔在人們印象中,一直是堅不可摧的,它們佇立了幾千年的曆史,懷揣著遠古文明的秘密,守護著古老的亡靈。隻是,如今終於還是在現代文明中轟然倒塌,使全球為之震驚。
據報道,中美洲國家伯利茲全國最大的一座瑪雅金字塔——能·德穆爾聖殿被推土機推平摧毀,因為建築公司的工人尋找砂石填補坑窪的道路,而金字塔的石材正好可以用來鋪設公路。毫無疑問,這將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公路之一,以後人們將腳踏遠古文明走向未來。被摧毀的這座金字塔建於前哥倫布時代,其曆史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目前隻有一小部分保持直立。據伯利茲考古學家們說,在伯利茲這不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事件了。即使他們對這種破壞行為感到十分震驚和憤怒,卻無法阻止建築商的瘋狂行徑。
這條昂貴的公路尚未完工,另一個噩耗傳來,秘魯首都利馬附近一處曆史悠久的考古遺址遭到房地產開發商破壞,一座至少有4000年曆史的金字塔被推倒夷平。為了清理現場毀滅證據,在毀壞這座金字塔之後,建築商又將毀掉的廢墟被焚燒殆盡。事件曝光後,被搗毀的金字塔碎石和廢墟現在被堆放在附近無人看守的農田裏,目前秘魯內政部已派警方對這片遺址進行保護。
被毀滅的金字塔位於秘魯首都利馬北部數公裏的聖馬丁普利斯鎮的“帕拉伊索古跡”,這是利馬最大和最古老的考古遺址,於1965年被法國考古學家弗德裏克·格爾發現。這裏共有12座占地64公頃以上的金字塔,可追溯至先陶文化晚期(公元前3500年~前1800年),迄今至少已有4000年的曆史,其中的一座就是已被鏟平的金字塔。考古記錄顯示,該地區附近曾經居住著1500 ~ 3000名居民,當年他們利用10萬多噸的岩石建構了這座高達6米、麵積為2500平方米的金字塔,很可能做為宗教或祭祀用途。遺址中的建築物廢墟為考古學家研究前印加文化和建築技術提供了寶貴資料,2002年,這一考古遺址被宣布為秘魯國家文化遺產。盡管帕拉伊索對秘魯文化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它仍然遭到破壞。
秘魯文化部3日宣布,對惡意毀壞埃爾帕拉伊索考古遺址內金字塔的兩家公司及其責任人提出法律訴訟,並處以約合132萬美元的罰款。而考古遺址發掘項目的負責人拉伊索向媒體痛心地表示,夷平金字塔“對秘魯曆史造成了無法挽回的破壞”“我們將無從得知這座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使用了哪些材料,那個時代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而在中國,曆史建築也沒有逃脫被損毀的命運。近日,河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代宛南書院東講堂,15日遭施工企業違法強製拆除,9間清代古建築毀於一旦。大型鏟車的鐵臂下,昔日清雅的讀書“聖地”成為一片廢墟,大大小小的木質構件散落一地,碎磚、爛瓦到處可見。尤其惡劣的是,在南陽市文物部門現場製止的情況下,強拆行為依然在進行。據現場查看,兩三間房屋已被夷為平地。所幸其餘房屋的牆體還不同程度地保留著,建築構件也還存在,可以按原貌恢複。據介紹,宛南書院是2008年河南省政府公布的第5批文物保護單位,其前身是一座建於東晉永昌三年的彌陀寺。清代乾隆十六年,南陽知府在此興建宛南書院,其規模與著名的嵩山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相當。
之前有生物學家提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之人類紀,現在,也許我們的傳統文明大滅絕之人類紀也開始了序幕。想想如果連金字塔都能摧毀,他們還會在乎什麼?難道那些古老的建築隻能祈求深埋於土中的詛咒顯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