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地方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發展定位的SWOT分析
財會教育
作者:張華 嚴複海 王鬆
摘要:本文結合近期出台的國務院及財政部相關文件,運用SWOT分析法,從內外因維度探討了當前地方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發展定位問題。認為地方院校應把握財務管理專業的本質,結合自身辦學優勢,有別於會計學專業側重於會計信息係統,金融學專業主要麵向投融資決策的專業定位,走企業內部財務決策的發展之路,將有助於財務管理專業持續競爭優勢的形成。
關鍵詞:地方院校 財務管理專業 專業定位 SWOT分析
一、引言
財務管理專業自1998年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以來,17年的時間裏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截至2013年,全國已有超過500所院校開設了財務管理專業,其中地方本科院校占據多數。地方院校以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目標,在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麵,已經為所在省市、地區的各類工商、金融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輸送了大批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鑒於財務管理邊緣學科的特點(劉淑蓮,2005),國內對於該專業學科範疇的討論一直延續至今。不少學者針對專業發展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體係設置、實踐教學安排等方麵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就學科研究範疇而言,劉淑蓮(2005)認為財務管理主要由金融市場、投資學和公司財務三大領域構成。朱開悉(2011)認為財務管理專業建設要想取得實效,首先必須給學生未來執業方向與崗位準確定位。在培育具有獨有性、社會性和可持續性等特征的專業特色過程中(楊忠智,2013),應滿足新環境下企業對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需求的綜合管理型、決策型以及創新型三個方麵的技能要求(李世輝,2009)。
財務管理專業交叉學科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專業定位方麵既具有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相似的特點,又應突出自身的專業特性。然而現實中,由於對專業特征的把握不清,財務管理專業相對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競爭優勢並不明顯,尤其是與會計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同質化的傾向比較嚴重。因此,在當前強調內涵式發展,培育核心競爭力的背景下,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定位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將直接決定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市場需求適應度,乃至專業發展的持續性。本文運用SWOT分析方法,結合國務院《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及財政部《關於全麵推進管理會計體係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帶給財務管理專業發展的新契機和新要求,針對地方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發展定位進行分析思考,旨在為提升地方院校財務管理專業的辦學質量,培育專業競爭優勢提供借鑒。
二、基於SWOT方法的地方院校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發展定位分析
(一)優勢分析。由於2012年財務管理專業的就業相近專業——會計學成為國家控製布點專業,會計學專業的新辦院校增速明顯放緩。而財務管理專業院校數量的快速增加趨勢更加顯現,從2009-2013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或審批結果來看,新辦專業院校總數達到127所,其中不僅包括普通高校,還有不少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在短短17年的時間裏,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高校數量已超過了具有幾十年辦學曆史的會計學專業。並且新辦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高校數量在2012年達到頂峰,即55所,遠超相近專業會計學8所的新增規模。同時,2013年的新增數量有所回落,有效避免了一哄而上辦專業的情況。
在近5年新設財務管理專業的院校中,地方院校成為主流。地方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主要是服務於地方或區域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基於“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教學理念,目前已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具有財務管理專業背景及相關理財技能的專門人才,適應了新形勢下經濟主體對於同時具備會計理論功底,熟悉資本運營規則,掌握價值管理方法人才需求的現實情況。
(二)劣勢分析。根據目前的就業趨勢,財務管理職業市場準入門檻高,因此本科畢業生就業與會計學專業具有同質性,這就要求學生掌握紮實的會計理論基礎,能夠在就職初期完全勝任會計崗位的相關工作。從財務管理學科特點來看,該專業學科應當是建立在會計信息係統基礎上的資本運營活動,本質是經濟主體的價值管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介紹將財務管理專業定位為“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理財、金融等方麵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麵工作的工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雖然經過了17年的發展,各高校對於財務管理本科專業的準確定位仍未形成統一認識,由專業定位不清帶來的培養人才目標不明確,與會計學、金融學專業的界線模糊等問題依然存在。依據武漢大學高校專業排名,從位列財務管理專業排名前20的院校中,可以看到單獨設立財務(管理)係的高校有廈門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將財務管理專業設在會計學係(院)的有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將財務與金融專業合並設係的有華中科技大學等,側重於投資方向的有中山大學、中南大學等。其餘地方院校在設立該專業時上述問題更為普遍,尤其是在2012年會計學和金融學專業成為國家控製布點專業後,一些新辦專業院校幾乎將財務管理專業作為會計學專業的替代。開設財務管理專業的地方院校專業定位不明確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學生就業時與會計學、金融學畢業生競爭崗位,專業間以及校際競爭的結果表明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並不比會計學、金融學專業更受用人單位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