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逢(1 / 1)

淩玉這幾日腦子裏揮之不去的便是孫權冷冷的紫眸,竟隱隱有些為他同情感動地意味!

這日,淩玉正給屋簷後的幾株霜菅藤澆水,這霜菅藤極善攀援,一柄三葉,呈心形形狀,果實潤肺止咳,妙在每至夏季,這幾株霜菅藤便爬滿屋牆,不僅遮蔭,而且其葉子、花香更有驅蟲逐蚊的功效。

忽聽得院中有腳步之聲傳來,因華佗今日入宮為吳國太瞧病去了,藥廬之中隻餘淩玉一人。淩玉忙來至院中,一看來人,心頭不由大顫!

趙雲一襲長衫,青白相間,瘦削頎長,滄桑憔悴!

幸而今日淩玉戴了鬥笠,不然光是一雙眼睛便能泄露了秘密!

趙雲此時也是心中空空,這身形竟是那麼熟悉,似極了夢中那人!

“在下趙雲,奉孔明軍師之命來此,不知姑娘如何稱呼?”趙雲道。

淩玉按下自己心底的起伏,壓低了聲音,道:“在下淩玉,閣下既奉孔明之命來此,不知所謂何事?”

身形像,聲音卻不是,趙雲眼中閃過一絲失落,道:“我隨主公入吳,軍師吩咐,在吳若遇困難,可徑至華佗居所,自有貴人相助,不知可是姑娘?”

淩玉心知孔明所說的貴人正是自己,點了點頭,算是默認,道:“劉備已然到了南徐嗎?”

趙雲也已猜到淩玉便是孔明口中所說的貴人,道:“主公尚在路上,估計後日即到,趙雲先行入吳,來與姑娘碰麵!”

淩玉“嗯”了一聲,心中亦知東吳計劃,隻是苦無對策,遂道:“你還是先回去吧!候劉備入南徐,先行安頓下來再說,若有什麼事情再來找我!”

趙雲遲疑了一下,道:“趙雲還有一件私事相詢,還請姑娘莫怪!”

淩玉心道不妥,點了點頭。

“不知淩姑娘可曾去過桂陽?可是統兒、廣兒口中所說的淩姨?”趙雲道,眼睛流露出期望與熱切!

“哦!去年我南下蒼梧采藥,回來時路經桂陽,遇一樊姓女子生命垂危,我救之不得,便是她將趙統、趙廣托付於我,讓我將二子轉與將軍!隻是當時我行蹤匆忙,未曾親自向將軍道謝!”淩玉道。

“那姑娘可知那封信是誰人所書?”趙雲反問道。

“便是那樊氏所寫!”淩玉隻得道。

“樊音生命垂危,而那封信卻未見絲毫吃力之處,怎能是那樊氏所留?”趙雲反問道。

淩玉冷哼一聲,道:“堂堂醫仙華佗之徒,救人不得,難道連一時片刻也拖延不得嗎?閣下此言,可是在說在下學藝不精,醫仙名號純屬浪得虛名嗎?”

“姑娘勿怪!趙雲不敢,實因這裏麵牽扯到趙雲一位故人,趙雲此生此世,定要尋得這位故人!”趙雲由淩姨尋找白素的希望瞬間化為泡沫,隻是他又豈會放棄尋找白素之念呢?

“看來那故人與閣下關係匪淺?”

“那是趙雲一生一世所係之人!”趙雲道,透著堅定,伴著絲絲痛楚。

淩玉強行屏住自己眼淚,道:“閣下還是快回吧!記得萬事小心!”說罷,轉身去了!

“背影更像了,隻是瘦弱了些!”趙雲喃喃道。

淩玉進了廳堂,幾近虛脫似地癱坐在椅上,不斷地喘著氣,淚水奪眶而出!下次見麵,淩玉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堅持得住…

接下來幾日甚是安靜,淩玉打聽得劉備業已到了南徐,趙雲帶五百軍士護送,孫權也未再來,估計是準備劉備之事,二來也可能是那日淩玉專情之說起了作用。

淩玉料定劉備既已入吳,孫權定然采取行動,如此一來,趙雲定當再來,自己身份怕是要被看穿,而此時若是與趙雲相見,一來臉上劍疤未愈,二來也極易引起周瑜等人的懷疑,而如何才能少與趙雲見麵,而又不誤事呢?

淩玉拿著《神農本草經》翻來覆去,心思卻一點不在醫書上,猛然瞧見醫書之間夾雜著許多小字,正是華佗留下的注解並自身心得體會。淩玉嘴角一笑,計上心頭。

當夜,淩玉便仿華佗筆跡,寫了一封信,打聽得劉備等人落腳之處,連夜神不知鬼不覺地送與趙雲。一來讓他在城中大肆宣揚劉備與孫尚香婚事,務必弄得人盡皆知,二來盡量找機會接觸孫尚香,使她愛上劉備;三來叮囑趙雲以後若有什麼動靜,淩玉自會送書指示,不到萬不得已,二人不要相見!

此時劉備見過孫權,東吳已行尚香之計,將劉備秘密看守起來,行動不便,外麵剛宣稱為了劉備安全,且已在籌備二人婚禮!劉備心知是計,也隻是有苦難言,隻後悔聽孔明之言,親來東吳致歉一事!

好在趙雲武藝高強,周瑜等人也知囚之不住,尚可來去自由。且說趙雲接了淩玉書信,與劉備商議完畢,一方麵暗自籌劃淩玉吩咐之事,一方麵滿腦子竟總是浮現淩玉轉身而去的背影,又不時拿出淩玉暗中送來的書信翻看,又將樊氏所托之書拿來對照,又分明不是一個人的筆跡,如此又過得十餘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