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說“謝謝”
寫作導航版
作者:許謙
【妙文一】
“謝謝”的分量
陳 彬
幾年前曾經在刊物中讀過一個故事,至今仍無法忘懷:
在電閃雷鳴的暴風雨之夜,滿載乘客的渡輪與貨輪相撞後沉沒,船上幾百名乘客在漆黑冰冷的海水中拚命掙紮。
一位年輕大學生勇敢地跳入海中,一次又一次救起溺水的人。他從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救起第17個人之後,終因筋疲力盡虛脫了。從此之後,他再也沒有站起來,終生與輪椅為伴。
幾年後,記者采訪了這位當年的英雄。當問到他這幾年感觸最深的事時,他無奈地回答:“幾年來,17個人,沒有一個回來向我說聲‘謝謝’。”
看了這位年輕大學生的這段話,你的心情肯定與我一樣:多麼讓人傷心的話,多麼令人感慨萬千的話,多麼令人若有所思的話啊!世間雖大,不外乎由千千萬萬個你、我、他組合而成,“人”字的結構向我們展示的是這樣的哲理:相互支撐,相互幫助,相互依存,彼此付出。而當我們隻想獲取而不願付出時,我們就已經脫離了“人”的軌道,人性的醜陋將染黑世界,我們在社會生存的成本也就無窮大了,這是個不健康的社會。
我們都向往互敬、友愛、互助、互動的健康社會,這樣的社會需要千千萬萬個你、我、他共同構建、維護。也許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從別人那裏得到幫助時,是真正心懷感激地說了“謝謝”,還是認為別人對自己的付出理所當然,雖然嘴上禮貌地說著“謝謝”,心裏卻不以為然呢?
(摘自《智慧背囊》)
回音壁:
一個大學生,為救人終生與輪椅為伴,他沒有抱怨,沒有後悔,隻有遺憾:幾年來,17個人,沒有一個回來向我說聲“謝謝”。其實,他遺憾的是良心的缺失,他要的是道德的回歸。真誠地對幫助過你的人說聲“謝謝”吧!
【妙文二】
我在等你說謝謝
朱克波
“誰能幫我爬進車底擰一下螺絲啊?”一個身穿名牌西服的男人焦急地對大夥喊。
原來他的車油箱出了問題,漏油了,這裏離最近的加油站也有上百公裏,難怪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他身旁那個打扮妖豔的女子對他說:“看把你急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聽了恍然大悟,立即掏出一張百元大鈔:“誰幫我,這錢就是他的了!”
大人們有的覺得有錢人說話不算數,有的想讓這個男人再加點兒錢,於是都沒動。這時,一個小男孩走了過來,對男人說:“我來吧。”於是小男孩在男人的指揮下很快就把螺絲擰好了,他用期待的眼神看著男人。男人剛要把百元鈔票遞給男孩,卻被女人嗬斥住了:“你還真打算給他100啊?給他5塊就夠多了!”
男人從女人手裏接過零錢遞給小孩,小男孩搖了搖頭。男人又加5塊,小男孩還是搖頭,男人有些生氣了:“你嫌少?再嫌,這10元也不給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