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為太上(1 / 2)

立教,創道統。

教,並不一定是需要信仰虛無飄渺的神祇,還可以是一種偉大的理念,而讓一群有著自信力的人聚在一起,去踐行偉大的理念,實現偉大的理念。

若是有一個人行走出來一條能夠走的道路,那便能夠聚起原本不信,卻感覺理念非常美好的人,來加入教派。

這,就是道統。

在曆史上,引領中華跨越無窮障礙的那位存在,很年輕,本來掌握的權力,其實並不能很大,得熬資曆,熬歲月。

但他並沒有進黨派當官,而是年紀輕輕就通過自己的能力來整理原本的道教,融合科學理念和開國老人的思想,立下了天道教,不斷地擴展勢力,擴展影響力……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非常成熟的天道教與黨融合到了一起,彌補斬除了其中的缺陷,才一飛而起,直衝蒼穹。

現在這個世界情景,倒是和起初的世界一樣。

路魚看了一下方法,感覺可行,隻需要修改一些前進的方向,便能夠直接用。

而且,他可不是這個世界的普通人,雖然那個青年是他信息複刻的分身,可因為時間關係,性情完全不一樣。

最令人改變的,就是接觸宗教。

而此時的道教,因為胡佛的原因,可有不少宗教元素。

路魚上山到了一段時間道士,研究道學,怎麼變,都隻會讓人疑惑為什麼‘陳同學’忽然上山,一打聽故去父母的事情,那就會讓人得到答案。

這倒是令人可惜可歎,本來道教隻是道家的另一種世俗說法,也真的很世俗,造***,宣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被朝廷拚命打壓衝擊,道教才安靜了下來,認真地鑽研典籍,研究天道。可那時候,佛教來了。爭香火,爭氣運……

導致格調一落千丈,成了真正的宗教。不過就算如此,危害性也不大,充其量就是有著一些人穿上了道袍,來進行坑蒙拐騙。

為此,路魚選擇的也是通過道教這一條原本的通道,來構建新的道路。

道教也有著兩個很方便進行改造的因素。

第一是在人民群眾之間,道教的麵目很良好,而且是本土宗教,再怎麼發展壯大,也不會引起國內人民的敵視。

第二是道教的根基就是樸素科學主義,隻是經過歲月的沉澱,覆蓋上了太多宗教意味的東西,去除掉這些之後,再融合一套嶄新模樣的科學體係,便可以稱的上是天道教。

嶄新模樣的科學體係路魚一直有,實際上到了未來,原本那套科學體係在基礎上就有很大漏洞和缺陷,必須要毀壞原本的表達方法,才能讓基礎科學完美。

不少來自天道教的科學家一合計,就用陰陽五行的種種傳統名詞創造各種符號,來重新創立的科學基礎,以往的科學表達方法被供上了博物館,告訴人們,外國也不容小覷。

路魚一路來到了井岡山下,便尋了一座子山,想要搭建一所簡單的道觀,青燈古書,連上電線網絡……齊活。

卻沒有想到就這麼尋找到了一所破落的道觀,一個老道士守著一副三清壁畫,桌上幾許瓜果,一盞油燈沒油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