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除蝗的人又多(1 / 2)

“其實,你們覺得吃了這個東西,心裏難受的話,那隻是你們心裏作用而已。你們心裏還沒有接受這個蝗蟲可以吃的想法。以為蝗蟲不能吃,其實,蝗蟲就和我們平時吃的雞肉魚肉一樣,說實在話的,它的營養價值,可是比這些東西還高呢。”李若曦笑著在心裏補充道,蛋白質多啊:“這個蝗蟲,不僅僅人可以吃,那些雞也可以吃。”

“你們可以拿這些蝗蟲去喂雞,一天絕對能生下一顆雞蛋呢。蝗蟲也算是一種好東西呢,大家不需要害怕。也算是上天賦予我們的禮物,我們隻要掌握住要領就可以領略到上天的旨意了。所謂天地無情 以萬物為芻狗,其實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方法,來麵對天地的恩賜。”

眾人一聽,李若曦說得十分有道理,的確也是,剛才想嘔吐的感覺就沒有了。每個人的臉色都好了起來,還有一些有家室的人,還興致勃勃的問那些廚子,應該如何做更好吃?他們好回去讓家裏的婆娘弄來吃。

要知道,現在蝗蟲來了,這東西,隨處可見到呢。

很快的,蝗蟲可以吃,而且還十分美味的說法,就在撫清州之中流傳開來,許多人還把吃蝗蟲,當成時尚。

四月份,正是草場鶯飛的月份,此時的田地裏,禾苗已經是嫩綠色的苗子了。撫清州的這些農人就把這些田地,照顧得和自己的寶貝一樣。

特別是那批跟隨著李若曦來到撫清州的流民。他們覺得這撫清州這裏,是個好地方,當時的決定,對了。

這裏,不僅僅把田地分給他們,還借耕牛和耕犁給他們開荒,變成了田地。

有一些流民種田的知識還不是很懂,會有官吏會抽時間給他們講解一些從未聽過的農事法子。比如說,何時除草,怎麼上肥,澆地時要澆到何種程度……林林總總,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聽說這些官吏還把這些知識寫成手冊,存放在衙門,有需要的人可以拿來看。

但是他們這些人都不識字,所以那些官吏都是對他們講解的。

這些可都是十分珍貴的經驗,那些老人都說了,哪怕他們種了一輩子田,也未必能知曉清楚。

不管是誰,家裏有農田的人,都會來聽一聽,希望自己的農田還多收了幾鬥米呢。

這官吏還在他們的田地裏豎起了一個個奇怪的龐然大物,這個東西就像輪子,隨著水的流動而轉動,並把地勢低的水往高處放……聽說這東西可是知府大人發明的,叫做水車。

他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辛辛苦苦的去挑水給禾苗灌溉了。不僅僅如此,家裏的水缸,都不需要了,他們根本也不需要幸虧的挑水喝了,這水,都直接通到家裏來。

當然,那些住得高的,住戶少的地方,也隻能到大戶哪裏去挑水喝了。這所謂的這個自來水,目前還不能通到每家每戶裏麵來,饒是如此。百姓也覺得重要解放出來了,不需要每天花上半天的時間去挑水來喝了。

可以空出時間去上工了,上學,或者是做其他的事情,要知道,撫清州這裏還有許多工廠,隻要你勤奮,努力幹活,就有飯吃了。

所以,百姓一聽到隔壁的州橫曲州這裏,有蝗蟲災難,都心慌了起來,要是自己的這田裏的翠綠的禾苗,被蝗神光顧了怎麼辦?

當官吏組織人要除蝗讓人震驚。那可是蝗神啊!不都說蝗災乃是天災,根本不能燒不能殺嗎?怎麼還能滅蝗了?

雖然這個念頭還在腦海裏,但是因為更相信李若曦這個知府大人,這個仙人下凡的能力,所以他們也轟轟烈烈的滅蝗蟲了。

再說了,這東西還能吃呢,營養價值高呢。

什麼?你不知道什麼叫營養價值?兄弟,你啊,該多聽聽官吏的話,多多讀書了。

此時在一塊水田裏,嫩綠的禾苗,一陣風吹過來,發出了刷刷刷的聲響,走在田埂上的人,露出了一絲愉快的笑容,和他的自信,笑容相對比的是,他身後的十五歲左右的少年,卻是滿臉的擔憂。

“姚慶大哥,這麼做真的妥當嗎?”十五歲的少年忐忑的開口問道。

姚慶不滿的扭過頭看向少年道:怕什麼?”

姚慶他和兄弟曾家麟是逃荒逃到京城去的,記得那次在京城西街,李若曦來挑人說去弄那個京城郊區的那個鹽礦的時候,他們兩個用了一些手段,就跟著李若曦去了。

隨後那個鹽礦被朝廷的人接手之後,他們就離開了哪裏,他們就互相商量著,李若曦這個東家,做人做事都十分的好,所以他們就一直跟著李若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