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麼是聲音?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聲音隻是壓力波通過空氣的運動。壓力波振動內耳的小骨頭,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內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係。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並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因此我們用混合的身體部分覺察到聲音。
返回聲源?
先從聲源開始。用鼓槌捶擊軍鼓,鼓槌捶擊在鼓頭的穹形鼓皮上,鼓皮振動,振動的鼓皮然後就推動空氣,產生從鼓頭和鼓體發出並散開的壓力波。因此,“壓力波”從聲源向外發出並散開。為了證明這一點,向公園內的池塘或家中的水槽內拋入一個石頭,看看落入水中的物體產生的水波是如何從被幹擾的波源散開的。另外注意,如果拋入水槽或象碗一樣的封閉容器中,波紋/振動是如何碰到邊緣、然後從壁上反彈回的。觀察封閉容器內的波紋/水波,就給了你一些聲音是如何在封閉的屋子裏移動,從牆壁上反彈回的概念。另外注意,石頭/石塊越大,產生波紋的間距就遠遠比小物體的要大。
聲音的重量
聲音沒有質量,也沒有重量。聲音不是物體,隻是一個名稱,聲音是一種機械縱波,波是能量的傳遞形式,它有能量,所以能產生效果,但是它不同於光(電磁波),光有質量有能量有動量,聲音在物理上隻有壓力,沒有質量.
聲音特性
(一)響度:人主觀上感覺聲音的大小,由“振幅”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單位:分貝db)
(二)音調: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單位hz,赫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