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禪讓製(1 / 2)

如此一來的密十三,攤子鋪的極大,滲透進了方方麵麵,不光是對官場,甚至是內宮之中也到處是密十三的人,還有早期密十三的成員,現在已經掌握實權的軍中和商界的人們,他們的身邊也有密十三的新人,誰也不知道誰可能就是個密探,因為所有探子隻跟自己的上級聯係,而上級隻有最多三個聯係人。故而密十三滲透進軍中或者商界高層的人,他們即使手握重權也不敢亂來,否則他們很快就會見到隱部的人,隨即就誰也見不到了,因為死亡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方方麵麵層層疊疊的監視,無孔而不入,這讓盧清天不禁有些擔心,他曾聽盧韻之說燕北的一個理論,那就是情報機構治國是不可取的,滲透的越厲害就越難控製,一個環節斷裂就是災難性的顛覆。

雖然燕北是個眼高於頂的家夥,紙上談兵振振有詞,實際操作頗有些一塌糊塗,可是這方麵的話正是紙上談兵,也頗有道理。可是既然已經走出了這一步就沒法回頭,這不僅是盧清天的意思,也是盧韻之潛意識中深藏的意思。以現在的社會體係,根本無法改變什麼,隻能用情報和暗殺以及掌控為主的組織,來操縱大明,把他引向所謂的正途。

當然從根本上改變也不是不可以,大同社會選舉皇帝,可這又違背了盧韻之的初衷,維護朱家皇室正統,所以盧清天是很為難的,左思右想之下隻能把密十三越做越大,大到他自己想收手都來不及的地步,這樣一來就沒有回頭路了,隻能繼續往前走下去了,或者說硬逼著自己走下去。

密十三達到了人員的全盛時期,除了神秘的隱部不在名冊之上以外,各個方麵的人員加起來,總人數多達十五萬人。

養著十五萬人的密十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當然這些不是民脂民膏,反倒是正因為有了密十三,官場清廉之風為之一振,百姓過得富足,周邊少有戰亂,隻有西南有些許少數民族動亂,不過這也是曆朝曆代常有的事情,也算正常。

密十三底層的俸祿已經能與朝中大官的俸祿相比了,這錢從何來了呢?密十三的商界而來,商品隻有交換之中才能流通錢幣,所以別管幹什麼的都得通過交換才能生存和賺錢。密十三所控製的商界可不是狹義的認為隻有開店做買賣才是商界,有錢的地方就有商界,不管是農民還是官僚還是普通人,都需要買東西,把他們手中的錢流動起來,獲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正道。

大明非但沒有因為密十三的成長變的財政減少,反而逐年增加,這等原因還要細細講來。首先大明現在基本財政基本可以對半分開,一部分是大明的,一部分是密十三的,正因為密十三有錢才可以這麼造。作為一個王朝,所需要的太多了,各級官員的俸祿,養軍隊還有賑災,各級財政撥款,最要的還有皇帝的宮殿行宮維修,以及後宮開銷,這就是個大頭,宮中哪個不是錦衣玉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