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行險招(2 / 2)

天順四年五月中旬,中原。

曲向天再度被南京來的大軍堵截,苗蠱一脈也率領苗人入漢助戰,自古以來苗人不服管教,性情多是剛烈好爽之輩,不跟漢人作對已屬少有,配合漢人平叛之事更是少聞,而今這個結果定是在譚清授意下進行的。曲向天見西路南路大軍越來越多,實難突破包圍圈,於此耗下去很是不利,不如兵行險招。於是乎曲向天放棄了原有的計劃,開始反向往回走去。

如此一來,到弄的盧韻之頗有些措手不及,他根本沒想到曲向天會往把他趕跑的東北方向進軍,一時間也有些手忙腳亂,總之計劃是被徹底打亂了。盧韻之不禁暗自感歎曲向天的確是用兵奇才,雖然自己布置許久對曲向天形成了絕對優勢的包圍,但曲向天指東打西,不忙於奔命而是往兵多的腹地而行,如此輕而易舉的就化解了盧韻之接下來的周密計劃。

盧韻之所部的明軍大部分都擠在東北方,現在曲向天又擠了進去,明軍在東北方向的人數雖多,可是就是因為人太多,所以反而不像西南方向那麼好排兵布陣分批阻攔。如今都纏在了一起,沒別的辦法隻能發揮人數優勢,欺負曲向天人少,無間隙的包圍慢慢收縮包圍,就用人海戰術吞了曲向天。

這看似對盧韻之更加有利了,曲向天南方已無援軍,秦如風所率部眾也已被滅,曲向天的手中也不過隻有兩萬餘人的隊伍,但曲向天向來善於打以少勝多之仗,敵人越是多越能激發他的鬥誌。更何況盧韻之知道,打仗可不是打架,不是人多就一定能贏,一旦略有敗勢,那才是真正的兵敗如山倒,光踩踏就損失不輕。

天順四年七月,曲向天大敗朱見聞所率部眾,再次進入山東地界與兗州府和青州府之間,意欲北上直取京城,盧韻之急忙命朱見聞撤回京城布防,因為除了盧韻之自己以外,已經少有人可以與朱見聞比防守了。

雖然對朱見聞依然有所擔憂,可是盧韻之深知朱見聞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沒有了少年時期的果斷,他徹底淪為了政治家亦或說是陰謀家,凡事都要策劃周全才會起反意。正是這點讓盧韻之放下心來,而今並不是朱見聞的最佳時刻,他若與曲向天裏應外合,即使盧韻之倒台,朱見聞也登不上大寶之位,朱見聞自己清楚若與曲向天相比,他的武力和計謀是不足的,現如今隻能隱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經過蒙古入侵,曲向天叛亂,盡量消耗盧韻之的實力,雖然在朱見聞看來盧韻之更加可怕一些,但曲向天也不是吃素的,二虎相爭必有一死一傷,待到勝利的一方元氣大傷之時,才是朱見聞的出頭之日。

這個道理朱見聞自己明白,同樣,盧韻之也明白。於是朱見聞心照不宣的退守京城,在順天府京城以南部下防線,嚴陣以待曲向天的到來,朱見聞並沒有急於入京防守,用行動對盧韻之表達著忠誠,因為現在的盧韻之依然不是他所能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