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的被斬,兒子兒媳被發配,無人替他收屍,都督同知陳逢在盧韻之的授意下收斂了於謙的屍體,然後交與方清澤,方清澤派人送回了於謙的老家錢塘,安排那邊的商家代為殮葬,也算是入土為安了。方清澤受盧韻之影響也是有些敬佩於謙,本想找個風水寶地再修建廟宇,供人祭拜可是盧韻之卻說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轉而又吟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方清澤不明所以,撓頭問道:“這是什麼意思?”盧韻之歎了口氣講到:“埋在哪裏都是一樣的,送他回錢塘無非就是讓他落葉歸根罷了,像這等忠臣義子不管他埋在那裏都會被百姓記得,萬世傳誦。”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近來朱祁鑲惶惶不可終日,想要回到屬地,卻被大軍圍困,走也走不得,還好沒有人對他動粗,更沒人前來提審,可越是如此朱祁鑲越是惶恐不安,多次派遣朱見聞前去求見盧韻之,依然是避而不見。朱祁鑲腸子都快悔青了,悔恨當初不聽朱見聞的話。而朱見聞則是淡然的多,在他看來這是必然的結果,但是為人子者,他也不能拋棄朱祁鑲獨自離去,雖然朱祁鑲留在於謙軍營之中隻是為了那些妾室和幾個庶子。
朱見聞知道,盧韻之一定會來見自己的,而他們相見的那一刻,即是自己的死期也是被滿門抄斬之日,盧韻之做得來這樣心狠手辣的事情。
正月二十七日正午,奪門開始後的第十一天,也是朱祁鎮正式重登皇位的第十天,同時也是於謙死去的四天後。盧韻之邁步走入宮中,沒有通報更不需稟告,這是中正一脈應當享有的待遇。當年石方就可以乘轎入宮,但是盧韻之並沒有弄著等排場,隻是漫步在宮中的大道上走著,還不時跟侍衛宮女宦官們打著招呼。
朱祁鎮得知盧韻之來訪後顧不上午休,起身相迎並且叫來嬪妃一起恭迎盧韻之,這是奪門之變後盧韻之第一次登門拜會,朱祁鎮憋了一肚子的話要對盧韻之說。
盧韻之邁步進殿後先是拱手衝朱祁鎮行了個禮,口稱道:“陛下,臣盧韻之有禮了。”聲音不卑不亢,平易近人。眾妃子大多沒見過盧韻之,紛紛大驚失色,對皇帝如此說話實在無禮,轉而又想到看來傳聞是真的,盧韻之才是當今大明的主宰,朱祁鎮隻不過是個傀儡皇帝罷了,於是各個都搔首弄姿不停地朝著盧韻之拋著媚眼。
其實中正脈主本該如此,倒不是盧韻之故作姿態,位低不卑,鞠躬不自傲,就如當年朱祁鎮落魄的時候一樣,這才是盧朱兩人之間最舒適的姿態,也是盧韻之最應當有的態度。朱祁鎮沒有抱拳回禮,也沒傲氣淩人,反倒是如同鄰家大哥一般拉著盧韻之的胳膊往座上走去,口中高興地說道:“盧賢弟今日前來朕心甚喜,咱倆多聊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