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蒙蒙亮,中正一脈眾人在石先生的帶領下又一次進入紫禁城內,這次沒有在大殿前多做停留而是直接進入太和殿等候,不消片刻朱祁鈺就坐在寶座之上,大臣們也魚貫而入,又一日的早朝到了。
眾大臣紛紛議論當前局勢,卻無人敢再提南遷之事,於謙上前言到:“瓦剌在土木堡獲勝後,我國力空虛,日後必當圍攻我京城。”有一大臣走出言到:“於大人,此事我認為不甚可能,如若是圍攻京城,瓦剌何不趁我們新敗之季發動進攻而是要等日後再做行動呢?我想也先必是在周邊掠奪一番,就要回到他那瓦剌老家去了。”眾大臣聽後紛紛附和,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鳥斯人!”秦如風突然走出來大喝一聲,與其說眾大臣懼怕於謙或者中正一脈,倒不如說懼怕秦如風恰當。秦如風一無政權,二無兵權,為何眾大臣如此懼怕呢,就是因為秦如風的那一身殺氣,每次見到秦如風大臣們好似見到閻王一般,有膽小者甚至瑟瑟發抖,昨日殿上一見後竟然越穿越神,把秦如風比作下山猛虎,出海的蛟龍一般。
秦如風罵完後倒是有所見解:“你是讀書讀傻了吧,土木堡之戰後,也先應當不知我國力如此空虛,全國精英部隊消耗殆盡自然不感冒然前來。其次也先如若圍攻京城必是傾國之力,騎兵尚可奔襲,山路溝壑在鐵蹄之下還能越過,但輜重等物就不可了,必選擇一條正規的行軍路線。可我大同,宣府,居庸關三地依然堅守,一旦選擇此路進攻京城那就是持久戰,也先的糧草根本撐不到那時候,所以他肯定選擇另辟蹊徑攻取其他關隘,我估計紫荊關的可能性較大。如果也先聰明定是現在就發動進攻,但是我認為瓦剌蠻橫本性會讓他先嚐試攻大同和宣府,所以現在為兩地加派兵力,下達死守的命令才是上策。”
眾大臣聽到秦如風的言論紛紛點頭稱讚,心想這個凶煞的人也卻有一些本領。有人言到:“敢問壯士,既然你預測也先會進攻紫荊關,那何不向居庸關,紫荊關方向加派兵源。”秦如風看到那人身穿兵部侍郎的服飾,嘴角一咧說道:“你說要是其他文官提這個問題也就罷了,你為兵部侍郎竟然也提出如此迂腐的問題,於大人你同為兵部侍郎於此等人為伍,我都替你羞愧。”於謙微微一笑,倒也不生氣,看來對秦如風這種直爽性格有所了解。
於謙頓了頓答道:“居庸關,紫荊關隻為關隘,不能常守。就算守住了也沒有大同和宣府的作用大。一旦也先圍攻京城,大同宣府進可攻退可守,時機恰當還可與京城交相輝映合圍瓦剌賊兵。而且大同宣府兩地,更有郭登楊洪兩位名將鎮守調度有佳指揮定是得當,所以秦兄弟所言極佳,望殿下準許。”
朱祁鈺聽到朝下的討論有些木訥,腦子飛速旋轉思考著一切,還沒想明白聽到於謙的話就達到:“準,準了。”
於謙下令:“令大同和宣統方向死守,不得有誤,失守者斬!”這是於謙接管兵部以後下的第一道斬令。秦如風有些著急,問道:“為何之下令,不派兵增援。難道我大明真的無可用之兵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