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商隱會,生死結 第八十一節 探險四人組(1 / 2)

乾空山乃是中原禁地,所在之處乃是北疆以北,荒無人煙。

黎庶也隻是從書中讀到過,根本從未去過。

他下了佛宗,便直接禦空而起,向著北疆疾行。

如今的北疆已有了很大的變化。

秋水河以南的秋水城,比之前更加繁華了些。黎庶從半空中落下,循著人群的蹤跡跟隨進城。

這些年裏,兩盟雖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卻小矛盾不斷,可與偏遠的秋水城似乎沒什麼關係。

人群熙熙攘攘,叫賣聲與討價聲隨處可見,甚至城中還有異裝的北疆人。這種萬民和睦的樣子,讓黎庶心中感慨。

自從淺江城之變後,整個中原不僅修行界被一分為二,連普通人都受到了波及。原本的帝王家更是被撕裂成兩個部分。

潛龍江以南的衛魔宗,將皇室成員當做傀儡操縱,隻要是與修行界有關的事,都必須經過衛魔宗的同意後才能實施。潛龍江以北,則是被曾經的王爺掌控著,皓月盟時不時會幹預,但起碼還保留了他們的獨立性。

如今北疆之亂平定,北疆人與中原人和和睦睦,秋水城以北更是建立起了一座名為北冥城的巨城,所有的北疆人都聚集在此。

城內的一切管理事務由北疆人和中原人一同解決,主要是楊家的人。

自從楊啟良建議建城之後,他的聲望在北疆人中極其高,甚至整個北冥城中可以不聽中原帝王的話,但是一定會聽楊啟良的話。

若是以往,隻怕楊家要遭受不小打壓,可現在情況特殊,楊家在北疆的勢力,僅在將軍崖之下了。

黎庶心中感慨,當年北疆之亂他參與到了其中,轉眼已經過去七八年時間,自己也從二十出頭的小年輕變成了年近三十的青年。

如今楊啟良不在北疆駐守,秋水城的守軍乃是當時被劍英警告過的楊降。當年楊降、楊進與李石阡作對,被劍英警告。經過北疆之亂,楊進便已殘疾,早已回到將軍崖養傷,楊降則是留守秋水城。

李石阡則被派往新城北冥城,跟隨整個北冥城的建設工作。

如今七八年已過,楊降和李石阡也已四十有餘,新城早已建設完畢,北疆恢複得難有的平靜。

黎庶的到來比較隱蔽,並未大肆宣揚。他獨自找了間客棧住下,準備在秋水城待一天。他從未涉足過北疆以北,雖然古書上都有記載,但為了安全起見,還需要好好準備一番。

北冥城是新城,物資並沒有秋水城齊全,所以先在秋水城采買一些物資。

待得傍晚,黎庶便來到秋水城中最大的集市,此時的人少了許多,正好方便他采購。

根據古書記載,北疆以北會經過一段極為寒冷的地帶,而後便是無邊無際的沙漠,乾空山就在沙漠中。

一段路,兩種極端的環境,對於物資的采購有些麻煩。

黎庶來到一家衣坊,在挑選衣物時,發現一個女子正盯著自己。這女子有些眼熟,但是他卻想不起來在哪裏見過。

這女子身著素色衣衫,眉毛細長,雙眼明亮,嘴角似笑非笑,看得黎庶一陣不舒服。

“姑娘,我們認識?”黎庶問道。

“不認識。”女子笑道。

“那姑娘怎麼會一直盯著我看呢?”黎庶心覺好笑。

“她看的是我,哪裏看的是你了。”忽然一個聲音傳來。

黎庶回過頭去,見一個胖子正站在身後,同樣似笑非笑地看著自己。

這胖子不過十五六歲,兩隻小眼閃著猥-瑣的光。黎庶忽然想起,這雙眼睛曾在佛宗見過,正是在大佛壁時,和慧凡站在一起的人。

他猛然回頭,端詳一下女子,這才明白,原來這兩人正是在佛宗見過的那兩人。

“不知二位尊姓大名,當日在佛宗見過,卻有些倉促,還未知二位?”

“她叫男人婆,我叫子謙。”

“去你的,我叫子嫻,他叫胖謙。”子嫻嗔怒道。

黎庶搖搖頭笑道:“二位,你們跟著我做什麼?”

“誰跟著你了,我們可沒跟著你,隻是有人要我們先行一步,他隨後就到。”胖謙笑道。

“說到就到了。”子嫻微微笑道。

黎庶循著她的目光望去,此時一個光頭和尚站在門口,不是慧凡又是何人?

“黎庶施主。”慧凡微笑行禮道。

黎庶心中大喜:“你這和尚,還騙我說不來呢。”

“那日我還未得說話,施主便走了。”慧凡說道。

黎庶一拍腦袋,那日他確實有些失望,走得也比較倉促,倒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