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劍湖宮,祭情傷 第一節 來自劍湖宮的請帖(1 / 2)

小周天一行曆時半年,整個修行界也因此安靜了半年,傲龍劍訣引起的風波似乎平息了下來,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那隻是暫時的,待得小周天風波平息後,中原的修行界還要為爭奪劍訣再次起風雨。

黎庶也知道是這樣的,但是此時他沒有心思去管那些。

自從小周天內出來後,他一直昏迷了近五天才醒轉過來。此時南海的幾大家族都已經離去,他都沒有來得及和唐蒹葭玉海晏告別。木族因為木延傷勢太重而留在佛宗,劍英雖然傷勢不重,可在黎庶醒來前他也不放心離去,所以此時留在佛宗的便隻剩下小部分人。

醒來後黎庶便通過慧凡知道了許多事情,比如莫少飛的離開,比如龍易飛的狂暴。在得知龍易飛竟然在小周天內狂暴時,黎庶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自從知曉身世之後,龍易飛的心中便有著怨氣,再加上修行傲龍劍訣,這怨氣不減反增。而龍紋召喚更是一大戾氣來源,如此雙重影響之下,龍易飛竟然短暫的失去了理智,這是他不願看到的。

他醒來時龍易飛也早已醒來,相比起黎庶的傷勢,龍易飛並沒有受多重的傷,調養半月已是恢複得差不多了。

醒來後龍易飛才發現,南宮小雨竟然失蹤了!

那日黎庶將南宮小雨送出後,便由佛宗代為照應療傷。聽聞慧凡說,在小周天關閉前幾日她的傷勢好了許多,經脈恢複良好,並未影響到修行,可就在小周天關閉的那天,南宮小雨卻在佛宗消失。

看守的弟子說曾看到她獨自一人去往後山,可後山卻根本沒有她的蹤跡。

對於南宮小雨,龍易飛更多的是愧疚。在小周天中,若非是為了自己,南宮小雨也不會和慕容秀起爭執,後來更不會受重傷。特別是他知道南宮小雨是女孩子後,心中更是慚愧。黎庶自然知道他的想法,便輕聲安慰道:“有緣自會再見的,到時再做補償也好。”

說完黎庶摸了摸胸口的那顆石珠,不由得疑惑重重。

原本小周天內許多東西是帶不出來的,可這顆石珠不僅帶了出來,還沒有任何變化。那頁經書也同樣如此,似乎這兩樣東西有些特別。想到要前往南海諸島,黎庶便一陣頭疼,畢竟慕容秀和他可是生死決戰過,若非唐簡和蕭然,隻怕此時兩人都已經身死了。

說起這顆石珠來,其實在為黎庶療傷時智淳便發現了,可他卻察覺不出這顆石珠有什麼不凡,就請智言來看過,智言隻是讓他放回去,就搖著頭離開了。

見他們傷勢恢複差不多,蕭然便先帶著弟子返回劍宗。

劍英出來便在尋找小鈴兒,卻得知小鈴兒在他們出來前就離開了佛宗,隻留下了一封書信。黎庶不知道書信上寫了什麼,可劍英眉頭緊皺,就知道不是什麼好事。但劍英不說,他也不再追問。

原本黎庶得到經-文,按照佛宗承諾會送出一份大禮,還有智言的推演。可黎庶此時心中有些煩悶,卻是將這件事拋到了腦後。

這一日黎庶龍易飛與劍英相約前往佛宗後山,參觀佛宗奇景大佛壁,所以三人早早便起來。劍英與龍易飛恢複良好,黎庶背後的傷勢也快痊愈,所以三人要去後山慧凡也不阻攔,反而帶著三人一起。

相傳大佛壁是天生的,和雪舞派的飛仙冰魄齊名,不過大佛壁並沒有預言的作用,而是有其他神奇之處。

大佛壁的產生在佛宗之前,說起來佛宗成立至今也不過千年,但是大佛壁千年之前已經有了,而佛宗正是因為大佛壁的存在,才會將地址選在了這裏。大佛壁顧名思義,便是一個在石壁上的佛像,隻是這個佛像有些特別。

黎庶三人在慧凡的帶領下進入山中,在距離大佛壁數百米時,三人便聽到陣陣禪唱,讓三人以為是佛宗弟子,可到了大佛壁近前才發現,根本就沒有人。

黎庶抬眼望去,眼前這塊石壁竟然高餘千米,盡是將一座山壁劈為兩半後形成的。石壁的另一側是高高的青山,另一邊卻平坦無比。光滑的石壁上一座大佛像在陽光下清晰可見。他仔細聆聽,原來那禪唱竟然是從石壁中發出,不由得稱奇。

慧凡雙手合十,對著大佛壁恭敬行了一禮後說道:“大佛壁來曆奇特,雖然傳聞是天生,可師父卻說著是千萬年前大戰留下的憑證。”

黎庶劍英聞言便想起了那個巨坑,心中對慧凡說的話非常認可。自從小周天出來後,他們對上古時期先人們的力量有了更為直觀的體會,別說是一座山,哪怕說他們能打得世界崩潰他們都相信。

聽著禪唱,感受著和煦的陽光,黎庶突然覺得心中祥和。他轉過頭去,見龍易飛緊皺著眉頭,想必是這個禪唱正在磨礪著他體內的殺氣,讓他覺得有些不適。如此想來,他倒是想將龍易飛放在佛宗,說不定佛宗可以有辦法消除他身上的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