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野殺光這隊蒙古騎兵,轉身看著枯樹微微歎了一口氣,這些邊民可能正結伴逃往宋朝的邊境重鎮,可惜被這隊蒙古騎兵發現,尾隨而來截殺。看著這些屍體,莫野猛的伸手拍出一掌,在地上轟出一個大坑,隨後掌力又是一掃,把屍體都掃進了大坑了,之後才把大坑填上。莫野救不了他們的命,卻至少也能讓他們入土為安。
做完這一切,莫野跳上一批蒙古騎兵的戰馬,猛的一夾馬腹想要離開這裏,但這匹戰馬不僅沒有跑動,反而猛的一躍想要把莫野從自己的背上掀下來。莫野心情正是不怎麼好的時候,反手一掌直接拍在戰馬的頭上,這匹戰馬頓時骨斷筋折,委頓餘地。莫野連地都不落,直接跳上了第二匹戰馬。
第二匹戰馬也是一樣,絲毫不讓莫野騎乘,莫野麵無表情又是一掌拍死這匹戰馬。接二連三莫野連續拍死了三匹戰馬,一直到第四匹的時候,這些畜生終於知道害怕了,絲毫不敢再違逆莫野,被莫野騎著向北而去。
殺了一隊蒙古騎兵,莫野心中的怒火卻沒有絲毫的減弱,他已經在心中打定了主意要殺鐵木真。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莫野要殺成吉思汗。史學家們喜歡把元朝也認為是中華曆史的一部分,對成吉思汗也大加吹捧。但莫野卻分的很清楚,他沒有這些曆史學家的阿Q精神,曆史就在那裏,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見解。
二月初六日晨,崖門海域風雨交加,元軍發動總攻,宋軍血戰至黃昏,最終戰敗。太傅張世傑護楊太後突出重圍,左丞相陸秀夫攜少帝突圍無望,遂杖劍驅妻子入海,並背負年僅九歲的少帝趙昺蹈海殉國。大宋後宮及群臣也紛紛投海殉國,七日,‘浮屍出於海十餘萬人’。楊太後聞趙昺死,赴海死,張世傑將其葬之於海濱,亦投海殉國。宋遂亡。
宋朝末年,北方登記在冊的人口超過4500萬人,在各地屠城之後,人口銳減至不到700萬,這一數字一直保持到元末明初。元蒙騎兵屠戮華夏猶比日寇更甚,殺戮自鐵木真開始一直到其孫忽必烈還未終止。如果元朝也算是中華的一部分,那麼如果當年日寇未敗,我們的曆史學家們是否也正在大聲疾呼,這是民族大融合之盛世?
可惜莫野不是那些曆史學家,不是編寫曆史課本的人,他無法恬不知恥的將這段曆史看作是中華文化的勝利。這些才是莫野認為的曆史,而此時此刻,莫野正在經曆這些日後將成為曆史的東西。
莫野一路向北而去,他甚至沒有去想這次的任務,他要去做他想做的事。如果在主世界裏他無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在這裏又何必壓抑自己。
莫野離開之後不久,一大隊騎兵護送著一個身穿道袍的中年人從遠處出現,很快有騎兵衝過來檢查這裏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