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減低商業銀行職員工作壓力的對策
企業文化
作者:蒲文婷
【摘要】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聯合國內眾多知名媒體進行了“2005年中國員工心理健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看,金融業是最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行業,在被調查的金融從業人員中,33.7%的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另外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與改革麵臨著更多的挑戰,銀行職員麵臨的強大壓力也已越來越不容忽視。本文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等,深入了解商業銀行職員的工作壓力現狀,並以此為依據,提出解決方法。
【關鍵詞】商業銀行 職員 工作壓力
一、商業銀行職員工作壓力的原因分析
(一)個體性格
不同性格的人對壓力的反應各不相同,有些人麵對壓力,可能會用積極的態度將壓力轉為動力,繼而奮發向上,但有些人可能就一蹶不振,采取逃避的對策,讓自己處於恐懼、過度緊張、焦慮或憤怒之中,總讓自己生活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不同性格的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和應對能力都是不一樣的[1]。
(二)工作負荷
金融業競爭環境激烈,銀行內部的各個分行、支行也存在著競爭。商業銀行職員大多受過高等教育,對個人價值的實現有較高的需求。在這種心理狀況的驅使下,商業銀行職員除了受到外界各方麵的壓力外,還會無形中給自己施加壓力。由於激烈的競爭,加上個人的心理暗示,商業銀行的職員特別容易陷入緊張、枯燥、身心俱疲的工作態度中。商業銀行普遍存在著“工作時間不規律”的問題。在通過對4家銀行大堂經理訪談中了解到,職員一天工作強度較大,中午休息的時間也很短,而休假一般采取輪班製。商業銀行職員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額外的工作任務很多,存款指標和金融理財類任務很重。
(三)工作關係
人際關係是組織生活中的關鍵部分,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組織內部的和諧與團隊精神的發揮。相反的,人際關係的不和諧會對工作帶來消極負麵的影響,這些影響會加重工作帶來的壓力,提高壓力帶來的精神緊張。工作中無可避免地要服從上級調配,與同事攜手合作,共同完成工作。若在處理與上級主管、同事下屬之間的關係中感到困擾,必然會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以及其他令人不快的後果[2]。
(四)組織局限性
1.薪酬製度的不合理
現在商業銀行普遍采取“基本工資+獎金”的薪酬製度,而“獎金”與“業績”掛鉤。在這種薪酬製度下,容易激發商業銀行員工的進取心去拚搏業績,但在創造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工作壓力,而且一旦業績不達標,當月獎金也就化為烏有,容易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平均化或小團體的平均化。
2.忽略組織文化建設
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作為銀行製度的重要支撐,可以催生銀行職員的工作活力,誘發其責任感、榮譽感和獻身精神。然而數據顯示,事實是一部分商業銀行職員對單位的親切感和歸屬感不強,部分源於組織文化氛圍的不濃厚。許多商業銀行在不斷擴展自身實力時,致力於追求經濟效益,而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