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集中核算的探討
財經縱橫
作者:王笑濱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會計行業的地位逐年提升,這就對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就來分析一下基層醫療衛生結構中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如何解決,促進會計工作的提高,進而促進衛生機構工作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基層 醫療衛生機構 會計 集中核算
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會計集中核算的概念
簡單來說,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會計核算是指在新醫改的指導下,為了達到整合衛生資源的目的,保證資源運用審批權限與會計自主權不變、集中核算單位法人會計責任不變、資產自主權利不變以及債務關係不變的情況下,對基層衛生機構采取的會計集中核算管理。
二、會計集中核算人員的工作職責
簡單來說,要遵循國家的有關法律,認真執行統一的財務管理製度,實現會計電算化管理,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映單位的財務情況;按時進行財務的分析,迅速地做出財務報表及預算執行狀況報表;加強單位的資金監督,及時地製止、糾正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同時要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經濟運行狀況進行分析,保證管理的質量;最後是強化核算單位報賬員的業務培訓,增強核算工作的效率等,這些都是現代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職責。
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會計核算的意義
(一) 增加財政監督
會計集中核算實行後,由獨立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這一工作,根據“集中核算,規範管理,統一賬戶,分戶結算”的原則,監督各項財務收支的活動,為監督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 客觀反映會計收支活動
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有利於從根本上控製會計收支,促進集中核算單位收費項目的合法性,禁止腐敗。對會計收支活動進行規範,提高集中核算單位收費項目的合法性,嚴格禁止亂收費現象的發展,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使集中核算單位嚴格遵循收支兩條線的規定,確保增加的收入可以第一時間入庫,嚴禁任何的隱瞞與挪用。
(三) 利於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通過會計集中核算,單位建立健全財產管理製度。在資產管理過程中嚴格遵循定期清查財產的規定,要保證賬實相符,完善招投標製度,推進政府采購製度的實施。對涉及到大額支出的工程加強監督與管理,嚴格杜絕貪汙腐敗現象的發生。
(四) 提高信息的質量
現在的管理模式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業務被納入到會計核算中心,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合算的模式,實現業務流水化,提高專業性。同時,采用會計電算化進行會計核算,在內部控製中應用權限設置的方法,提高會計核算的質量與效率。另外,跨經濟核算是獨立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外的,其獨立性較好,這對會計人員的監督工作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增加了資料的完整性與合法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質量。
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會計集中核算的不足
(一)影響核算單位的財務工作效率
在工作中要始終堅持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權利分離製度。財務管理工作是以會計人員提供的信息為基礎,對資金籌劃進行合理的劃分。而會計集中核算則是將記賬、算賬、報賬等工作集中在核算中心,但是資產及合同還有實物等需求反映事項仍然分散在單位,導致單位的財務工作脫節情況嚴重,弱化了單位財務工作的職能,使工作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