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就是那一劇中的輝煌(2 / 2)

因為那些歌妓們的傳唱,在那個沒有交流工具的年代,使他的詩歌能夠極快極短時間裏口口相傳,真正做到了“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當然若他沒有才華,也是白搭,兩者相鋪相成(作者一家之言,不屬大眾意見)。

因為有各種這樣的典故,寫給舞女的詩歌就平添了一些香豔和神秘的色彩,很受大眾的喜愛,因此很多詩人為了展示才情,都願意在各種風月場所留下墨寶。

采姐擺弄著桌上的茶杯,眉眼低垂,“那個鬆木君是日本駐華大使。”

魚玄機也沉默了,知道這涉及了政治方麵的問題,很多詩人不敢正麵與政府唱反調,而聞一多先生此時青島大學任教,就算回歸也是回歸他的母校清華大學,這樣的小事也不可能傳到他的耳朵裏。

魚玄機左思右想也沒想出個合適人選。

不一會兒,魚玄機笑了起來,“采姐,這樣吧,我借用別人的一首詩歌送給芸芸姑娘,聊表心意!”她突然想起來一首很適合芸芸的詩歌。

“別人的?”采姐疑惑道。

“隻要采姐不大範圍的宣揚,我那朋友想必也不會怪罪的!”魚玄機肯定的說道,能不肯定嘛!寫這首詩歌的人還沒出生呢!

“放心,我隻刻在她的墓碑上,她生時早已體驗過浮世繁華,死後我把她葬在了郊外的西園裏,那裏風景很好,山清水秀,打擾她的人也少。”采姐喝著茶,掩飾她眼角的酸澀,再好人也看不見了。

“這首歌,我明日再寫給你吧!”魚玄機看出采姐今天心情不佳,出言道。

“也好。”采姐輕揉著額角,目光繾綣的看著那手腕上的懷表。

西園,雪化了之後,天氣就一直放晴,這日采姐尋了好日子,把做好的墓碑派人立了上去,站在芸芸的墓前,她看著那墓碑上的詩,心中感慨,這詩真好,要是芸芸能看到,該有多高興。

“這是誰寫的?”一個低沉的聲音突然在采姐身邊響起。

“杜爺?”采姐訝然的回頭,看著突然出現的杜月笙。

“恩。”杜月笙輕輕應答,他看著墓碑繼續問道:“這是誰寫的?”

“這個啊!一個叫孫淑儀的醫女說是她的朋友寫的!”采姐知道杜爺素來愛詩,特意就交代清楚了些,對孫淑儀這樣的下堂妻來說,能夠在杜爺耳邊留下名字也是她的榮幸。

杜月笙聽了之後卻沒有什麼表示,隻是點點頭,不再多言。

采姐也摸不準他的心思,這是好呢?還是不好呢?杜爺的心思一向不好捉摸,連杜爺身邊的人都不見得清楚,何況是她這樣的邊緣人物。

杜月笙再次看著那上麵的新體詩。

“在馥鬱的季節,因花落,

因寂寞,因你的回眸,

而使我含淚跳出的,

不過是,

一場無序的舞。

卻突然之間,因幕起,

因燈亮,因觀眾的鼓掌,

才發現,

我的舞,竟然

是這一劇中的輝煌。”

這詩表達的意思很明顯,墓中的那位舞女喜歡他的事,杜月笙也在事後聽說了,但是上海灘喜歡他的女人也有不少,他也不可能人人都給予回應,聽說這個舞女芸芸最後跳的那場舞是他最喜愛的歌舞劇《飛蛾撲火》。

聽說,那晚芸芸打破陳規,跳出了以往的格局,舞出了那場舞視死如歸的精髓。

如果沒有後來的事情,杜月笙想,百樂門一定又會出一個名鎮上海灘的紅舞女,可惜沒如果,沒有抱著必死之心的芸芸也舞不出那樣讓在場之人無不驚心動魄的舞蹈。

“因幕起,因燈亮,因觀眾的鼓掌,她就真的是,這一劇中的輝煌!”,這詩太貼切了。

杜月笙開始回想,當今各大詩壇名人的詩他也拜讀了不少,這首詩的格調可以看出是女子的手筆,在他的印象中,哪怕是當今被捧上天的何琳娜也寫不出這樣的詩,一時間,一向愛詩如命的杜月笙對原作者產生了好奇。

杜月笙在山上呆的太久,采姐見他沒有再問的就告退了,心裏再次感歎,看來芸芸這一場舞過後,這一決絕的方式,確實讓杜爺記住她了,隻是這代價也太大了。

“阿慶,去查查,這個孫淑儀!”許久許久,陪同杜月笙來這西園的阿慶聽到了杜爺這樣的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