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威:設計的藝術性與商業化
生活方式
作者:吳寒
武漢藝術建築設計院副院長、武漢名人海外建築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寒冷冬日的早晨,頂著呼嘯而起的寒風,如約來到馬威的公司。在高樓林立的市中心,香港名人裝飾集團旗下的“名人海外建築裝飾公司”在一幢安靜的商業寫字樓裏,並不算起眼。然而,按響門鈴,映入眼簾的又是另一番景象,令人驚訝卻在意料之中。
進門處是事務所風格的設計,簡潔沉穩又極具專業氣氛。走過公共辦公區,馬威個人的辦公室和會客廳是純美式風格,舒適大氣。牆上精致的壁畫,更增添了藝術韻味。沒有過於浮誇的裝飾和渲染,這是一個能讓人潛心做設計的地方。
盡管在中國設計界已經有不小的名氣和影響力,但馬威從未精心包裝自己。眼前的他,身著黑色休閑夾克,低調而不羈。正如他的設計公司,隻是憑借專業卓越的技術和務實精神,在社會各界創下良好的口碑,應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古語。
敢“戳破氣球”的人
初次與馬威接觸的人,定能發現他性情直率、言辭犀利,有種毫不掩飾的真實。十幾年前,他與一位商業巨頭聊天時,曾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吹牛就像吹氣球一樣,當別人要拿針去戳破的時候,你最應該做的是不顧一切的將它填滿”。
馬威說,目前湖北的許多設計師還處在吹氣球的階段。然而,在近二十年的設計生涯中,他很早就明白了實事求是和腳踏實地的重要性。
90年代中期,馬威從原湖北工學院室內設計專業畢業後,去了廣東一家建築裝飾公司。先是從普通製圖員做起,他幾乎每晚都加班,自己鑽研設計技巧,主動向資深設計師學習。後來做到助理設計師、主案設計師。直到現在,馬威仍然很感激那段時間的磨練。
2000年11月,深圳雅庭裝飾集團進軍武漢家裝市場,在武漢設立第一家分公司,馬威受邀擔任設計總監。隨著專業室內設計、施工和售後一體化模式的出現,馬威作為最早一批室內設計師的一員,見證了武漢家裝市場的興起。
一路走來,馬威獲得過很多國家級獎項,也得到了許多權威人士的認可。對此,他十分理性和從容,“我覺得參加一些比較權威的設計大賽,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維,鍛煉自己的能力,從而讓自己站得高看得遠。設計師不要隻顧低頭拉車,同時還需抬頭看路”。
如今,他的公司成立整整十年。從街邊店到高端設計的轉型,馬威用自己的果斷和堅持,將品牌越做越強,並在設計界闖出一片天地。這在如今的設計圈是很難得的。
馬威不僅對設計精益求精,同時也保持著對市場的敏銳性,“我們的設計費收得並不高,這是市場環境造成的,設計師盲目抬高設計費並不可取。用心做設計,以專業技術服務高端人群,才是我們的根本”。
設計的商業性
有人將設計作品比喻成藝術品,馬威並不認同。在他看來,設計在本質上,其實是一種商業行為。那麼設計的核心是什麼?他直言不諱地說:“取決於客戶口袋裏的錢。”
早在七年前,他提出了“商業設計”的概念,當時的設計師們不能理解,甚至還抨擊。然而,對馬威而言,這是一種務實精神,“在老百姓收入不高的情況下,幾萬塊錢的裝修,你根本沒辦法去談藝術;現在我們麵對的客戶經濟實力很強,這樣才有了追求作品藝術性的資本。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