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普及誘餌彈反製美反導戰力
綜合美聯社、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等媒體報道,與美國反導戰力發展緩慢形成對比的是,中國二炮嚐試用新技術增強彈道導彈的有效性。
美令眾多反導盟友泄氣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國防部近日宣布,美軍陸基中段導彈防禦係統在太平洋上空的最新測試中未能攔截目標,這是該係統連續第4次測試失敗。報道稱,一枚攔截導彈從加利福尼亞州範登堡空軍基地發射,但未能攔截從位於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的羅納德·裏根試驗基地發射的遠程彈道導彈。迄今為止,美軍已利用陸基中程彈道導彈防禦係統進行了17次攔截試驗,但隻成功了8次。
據西班牙《國家報》報道,美國此前一直向外界傳遞明確的信號:雖然麵臨國內財政緊縮的壓力,但美國仍繼續投入資金,加速推進反導係統建設。按照美國的計劃,其反導係統要覆蓋全球主要熱點地區。在歐洲,羅馬尼亞、波蘭、土耳其和西班牙等國都已加入美國主導的北約聯合反導係統,從而給俄羅斯造成巨大壓力;在東亞地區,日本已經成為美國堅定的“反導盟友”,從而對中國施壓。但是,美軍自身實施的反導試驗頻頻失敗,難免令其盟友感到泄氣。
據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報道,在美國加速推進反導係統建設的同時,外界也關注其假想敵——俄羅斯和中國。俄羅斯反對美國和北約構建反導係統。由於該係統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俄要求北約至少保證該係統不針對俄羅斯。中國也擔憂美國反導係統“可能抵消解放軍洲際彈道導彈的威力”。解放軍的應對之策是不斷強化其戰略導彈的性能,以便衝破美國反導網的圍堵,確保擁有戰略反擊能力。
誘餌彈令美軍疲於應付 《軍工信使》周刊認為,中國對其彈道導彈進行了技術改進,以反製美國的反導係統,其中最重大的改進就是加裝分導彈頭,以迷惑並突破敵方的防禦係統。解放軍最初可能在東風—21導彈上測試了這種技術,導彈飛行到中段就開始“分身”,令敵方的反導攔截彈無從應對。測試成功後,中國開始在更多型號的導彈上采用這種技術,其中包括最先進的東風—41彈道導彈。不過,美軍可能開發出專門對付分導導彈的新裝備——分導攔截彈,反導係統發射這種導彈,一次可攔截多枚分導彈頭。印度智庫和平與衝突分析中心網站認為,美軍可能有對付分導導彈的辦法。
據俄羅斯《軍事評論》報道,解放軍可能為其彈道導彈配備對付分導攔截彈的裝置——誘餌彈。它采用耐熱雷達吸波材料,內置鋰電池、電子幹擾器等。這是中國武器設計師的一項創新成果。誘餌彈具備與真正的彈頭類似的熱量特征和·電子信號特征,其飛行速度與真正的彈頭很接近,從而令反導係統很難識別。報道介紹,彈道導彈在大氣層外飛行時所受到的阻力很小,中國分導型彈道導彈能在這一過程中釋放誘餌彈,從而增加攔截方辨別真假彈頭的難度,以掩護真正的殺傷彈頭飛向月標。報道認為,如果中國二炮在各型導彈係統中普及這種誘餌彈,那麼即使美國反導係統具備多彈頭攔截能力,也將疲於應付。
多項新技術破美反導網 除了新型誘餌彈,解放軍還有其他方法克製美國布設的反導網絡。報道揣測,解放軍彈道導彈變軌技術相當成熟,在東風-31等導彈上進行了測試。該技術可提高彈道頂點的高度,從而使導彈進入大氣層後的速度加快,令反導係統實施攔截變得更困難。美國可能開發動能殺傷攔截彈,它號稱能以較快的速度撞向彈道導彈,從而將其擊毀。中國武器設計師可能嚐試為其彈道導彈的彈頭包裹堅硬的特種金屬,從而對抗動能攔截彈。
《軍事評論》揣測,解放軍可能發展電磁脈衝炸彈,作為反製美軍反導係統的武器。電磁脈衝炸彈能打擊反導導彈的自動化係統,包括指揮、控製、計算機和通信係統,從而癱瘓其作戰能力。此外,在解放軍用於對抗導彈防禦係統的所有裝備中,最高效的要數巡航導彈。它造價較低,且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可在敵方雷達探測區域的下方飛行而不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