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散淡的詩行(組詩)(2 / 2)

為什麼總會有

燒香的衝動

卻從不去考察

所去跪拜的 究是

何方

之神?

當我們在馬路上去勸架

總以為理在駕駛豪車的闊人

而不在衣衫襤褸

的 掃街者

請問 善在我們心房裏

是不是已經

改名

換姓?

村莊

假若村莊從大地上消失

我憂心 我們的魂

何以為居

柴門 雞啼 炊煙

從此消失殆盡

存在於字典裏的

一切隻是雲煙

當我們的子孫偶去翻閱

唐詩 漢賦 宋詞

或許搖頭打問

何謂柴門雞啼 ?

何謂炊煙繚繞 ?

No!No!

假若村莊從大地上消失

我擔心 土地一樣的純樸

從此由懶惰與狡黠來替代

掛於臉上的

也不再是憨態可掬的謙遜

而是 深藏不露的

算計的

景山上有一株白皮鬆

公劉有詩:

“登上景山最高處

京華曆曆在目”

今年元旦有閑

我也前去登臨

從霧霾打盹兒的空檔裏

去探視這一座古城

是醒著

還是睡著

天空睛朗得讓人想哭

隻欠鴿哨的咻咻

眼下皇城

輝煌仍在

比起那些摩天大樓

仍占有睡龍的優勢

而那一株年邁的白皮鬆

依然站在高高的斜坡處

像是滿懷著心事

我站在他橫空的虯枝下

悄悄然對它說

天下之事蒼蒼亦茫茫

可與我們何幹?

還不如 讓我們一起來默誦

範仲淹先生的《嶽陽樓記》

所剩時光無多

如此打發

也是一個法子吧

寒風中的蘆花

每天清晨

散步到公園

第一眼看去的 總是那幾株

堅持於寒風中的蘆花

並以昏花的老眼送去些許溫暖

雖然身上的熱氣

幾乎到了

冰點

而後把它們一一地 拍攝下來

悄悄送與朋友圈

是想告訴我的朋友們

當凜冽的寒冬橫掃之時

最先倒下的

不一定是這些

孱弱的

蘆花

〔責任編輯 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