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精靈
塞外隨筆
作者:高建新
一
在自然界,有一種東西最不可思議也最不馴服,那便是火,如燃燒的精靈,跳蕩不安,神秘又明麗。
就其物理特性而言,火是物質燃燒過程中散發出光和熱的現象,是能量釋放的一種方式。火焰的溫度由內向外依次增高。可燃物、燃點、氧化劑是燃燒的必備條件。
在古希臘哲學中,火被認為是產生和構成世界最重要的元素。赫拉克利特相信:“火是原質,其它萬物都是由火而生成的”;“它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羅素《西方哲學史》)。
人類的文明最初是被火催生的。人類的暗夜是被火光照亮的。人類體質的變化是火帶來的。隨著火的燃燒和火種的保存,人類文明進步了,人類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保存火種:火石,火鐮,火柴,打火機。有火種在,就有光明在;就有明天在,就有希望在。
文明進步就意味著要傳遞火種。“薪火相傳”表明了對真理和文化血脈的代代守護和繼承,永無間斷。
火是能量,是動力,是生產力,改變或正在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品質,輪船,火車,火箭,無一不是使用火的傑作。
火隻要燃燒,世界就為之震顫;惟有燃燒,世界才會有進步。
火是文明的締造者、推動者,又是文明的毀滅者。前者如陶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後者如東方的阿房宮,西方的龐貝城……
在熊熊燃燒的烈火中,一個舊世界坍塌了,一個新世界誕生了。
二
火的美,是一種自然之美。對火的敬畏,源於一種對原始自然力的敬畏。
火來自各處,有天上之火,有地獄之火,有人間之火。
火有各種各樣的形態,如火海、火湖、火流、火山。火山噴湧的岩漿,是流動的火、液體的火,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太陽也是火,那是天空中永恒燃燒的火。
火有形,有聲,還有各種顏色。雖然常用“火紅”來形容紅得奪目,但火並不都是紅色。隨著燃燒的純粹,火的顏色可以由紅到藍,到青,這時候,火的溫度最高。
火可以改變對象的性質,火燃燒使泥硬如石,如陶,如磚。火也可以將堅硬之石化為齏粉,“玉石俱焚”,是火之功,也是火之效。火一旦把對象化為灰燼,就再也不可能恢複。
《說文解字》說:“火,毀也。”火如縱逸之野馬,四野狂奔,無處不在,控製失當就會造成災難:“人火曰火,天火曰災”(《左傳·宣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