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被吳天問的啞口無言,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她本就因策劃假日記事件而感到做賊心虛,現在被吳天這麼一問,心裏麵更亂了,就好像一團被貓抓過的線球,找不到頭緒。她甚至對自己手中掌握的那套日記,都開始沒什麼信心了。
她的內心開始動搖起來,因為吳天說的那些話,都是有著很大的可能性的。從理論上來來,除了霍振林教授本人之外,沒人能證明她手中擁有的那幾本日記就是真的。而且連帶著,霍教授到底有沒有日記,現在也都成為了一個疑問。
吳天說的沒錯,這份日記,確實是她當初在與霍家人的接觸當中,用錢買到的。霍振林教授的妻子沒有工作,是一個標準的家庭主婦,而霍振林教授自己則一直投身於抗癌藥物的研究當中,很少管家裏的事。早些年因為要供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去國外讀書,所以也沒有攢下多少錢。雖然後來因為加入萬青製藥待遇提高了不少,但是兩個兒子結婚,又花去了他所有的積蓄,還從萬青製藥提前預支了不少。大兒子留在國外,倒也沒讓他費多少心。關鍵是他的二兒子,在國外待了幾年之後,決定回國創業,因為對國內市場沒有進行充分的評估,所以公司一直處在半死不活的狀態,勉強的維持著,也沒少跟霍振林教授要錢。再後來,霍振林為了重啟x計劃,把自己的一些積蓄拿出來,用在了這個計劃上麵,甚至把棺材本都拿出來了。就在霍振林教授為x計劃而東奔西走的時候,他的二兒子生意被騙,不僅公司關門了,還欠了一屁股的外債,也就是這個時候,霍振林教授出了車禍。
補償款雖然很多,但也隻是抵了一部分外債而已。卓文君就是調查到霍振林教授的二兒子的情況,所以才派人跟對方接觸的,在經過一番了解和討價還價之後,最後達成交易,她替對方還債,對方把父親的日記拿出來交給她。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卓文君回想起當初這個交易,自己非常急切的想要得到有關x計劃的一切資料。其實一開始,她的目標是實驗記錄。因為從她竊取到的其他公司的消息來看,x計劃的實驗記錄才是整個計劃當中最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要超過這個計劃小組的組員。畢竟組員隻能了解計劃的一部分,而實驗記錄卻記錄著整個計劃的過程。
當時霍振林教授的二兒子也說回家找找,後來見麵的時候,說什麼沒有見過實驗記錄,隻找到父親的幾本日記,又說他父親有寫日記的習慣,應該能把x計劃的相關內容寫進日記。他還拿出其中一本,找出上麵的各種實驗成果和課題名稱作證。派出去的人立即給她打了電話,而她也立刻通過父親的關係,找了幾個專家派了過去,對日記裏麵的內容進行了一番研究。但是由於x計劃在當時屬於超前的,裏麵的許多研究都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所以那幾個專家也不敢肯定,而對於日記裏麵描述的抗癌內容的真實性,他們隻有四層的把握。
交易並沒有立即完成,在這幾個專家回到公司之後,她立刻就日記的問題和幾個專家進行了一番長談,畢竟這幾本日記可是要花大價錢的,而且東華接下來的研究,也要以日記作為依據。由於幾位專家遲遲不敢下結論,不願承擔這個責任,所以最後還是由她親自拍板,決定交易的。
後來,東華成立了專門的x計劃研究小組,雖然進展緩慢,但是按照日記裏麵的內容,倒也一步一步的向前走,這讓她多少放心了一些,對日記也就沒有再懷疑了。
可是現在,吳天的話又讓她對手中的日記產生了懷疑。因為當時她也想過,霍振林教授的二兒子會不會為了錢,而刻意弄一套假日記來騙她呢?會不會是對方知道她們非常急切的想要關於x計劃的訊息,所以才故意設置一個騙局呢?
當初她同意交易,除了專家們猶豫不決的不明朗態度讓她生氣之外,也是怕夜長夢多,如果知道的人多了,以她的公司的實力,根本沒機會得到。因為從得到的情報中分析,大部分公司暫時都處在觀望的狀態,等待各方麵對x計劃可行性的論證,說不定什麼時候,那些大公司就會出手。所以,她憑著賭的想法和魄力,下了這個決定。
應該不會是騙錢吧?卓文君的心裏想到,如果隻是想騙錢,完全還可以用這種把戲,再去騙其他人啊?她不信這麼多家公司,沒人上門找過霍家的人。
不對!對方要是真騙其他人,會做的神不知鬼不覺,又怎麼會讓她知道呢?她的情報部門雖然厲害,但也沒到無所不知的境地。而且聽說霍家人已經於一年前移居海外了。會不會是騙了很多的人,擔心暴露,所以才遛到國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