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館長輕易盜名畫買房買豪車(1 / 1)

館長輕易盜名畫買房買豪車

關注

2年間,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原館長蕭元用自己臨摹的假畫調包143幅館藏真品,將其中大部分真品拍賣後買了豪車和房產。7月21日上午,蕭元在廣州市中院受審,被控貪汙罪。該案並未當庭宣判。

起訴書顯示,蕭元從2002年10月到2010年6月任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2014年5月6日,蕭元被抓獲歸案。

據指控,2002年10月至2010年3月期間,蕭元利用其配備的圖書館藏畫庫全套鑰匙進入畫庫,以自己臨摹好的贗品調包的方式,將張大千、齊白石等書畫家的143幅書畫作品竊為己有。2004至2010年間,蕭元陸續將其中的125幅作品委托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浙江一通拍賣有限公司拍賣,成交價總計人民幣3470.87萬元。其中,潘天壽的《英雄獨立》,被中國嘉德國際拍賣行轉給浙江一通拍賣公司,拍賣得款290多萬元。餘下18幅尚未賣出的作品被偵查機關扣押,經鑒定估價約為7681.7萬元。檢方認為蕭元的行為涉嫌貪汙罪。

據悉,不少真品出自齊白石、鄭板橋、張大千、八大山人等大師之手,經廣東省文物協會鑒定,僅朱耷的《湖石雙鳥圖》就價值3000多萬元。

蕭元在庭審時表示認罪,他說,2003年管畫的老師提出,想把這些畫作進行數據化處理,拍照後放到電腦上便於查看。第一次看到這些畫後,他憑直覺發現其中有很多贗品,被人調包過,由於貪心,他也做了調包的事。第一次動手作案時間是2004年3月,一直延續到2006年。至於2006年以後沒有繼續作案,蕭元說是因為2005年底廣美要求把圖書館的字畫轉交給美術館管理。

據蕭元供述,藏畫庫以中國書畫為主,主要是教學參考用。美術學院的老師、學生可以憑證件借來參考、閱讀。藏畫庫共有三道門,3名老師各管一道門,而他和一副館長卻有全套的鑰匙。周六、日圖書館放假時,他就用自己的鑰匙進入藏畫庫,選擇字畫帶回家,臨摹好後,再把假畫放回原來的位置,把真品留下。蕭元坦言,調包時他存在僥幸心理,這些字畫藏在圖書館很多年了,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隻懂美術,而藏畫庫的工作人員隻對數,“他們並不具有識別字畫真假的能力”。

蕭元供述稱,幾千萬的贓款一部分繼續用於他購買字畫,一部分用於購買房產。目前他名下還有奔馳和路虎兩輛豪車。

2014年5月6日,蕭元在廣州番禺區雅居樂花園的住處被抓。偵查機關現場還搜出了槍支、子彈以及18幅作品,分別是齊白石、程十發、張大千等名家字畫。

名畫被掉包事件暴露出廣美圖書館在管理方麵存在著嚴重的漏洞。館長一個人就能自由地進出藏品庫,沒有人監督。幾年的時間都能不被發現,這說明上級監督、同級監督、下級監督簡直就是形同虛設。庭審中,蕭元卻一再表示,他停手後,在廣美,類似的碩鼠行為卻一直沒有停。看過庭審之後,恐怕廣州美院的院長,這兩天應該急於去清點一下廣美的館藏裏麵到底還有多少是真的。

名畫被掉包的事件並非隻發生在廣美。在湖北荊州區檔案局,珍藏著吳冠中、關山月等名畫家的幾幅名作品,這些珍品卻被人換成了贗品,掉包者不是別人,而是專門看管這些作品的工作人員張國良。

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文物的盜竊案大部分都是外盜。進入21世紀以後,由於科技手段的不斷的提高,國家把大量的資金也鋪在這上麵,外盜減少,發現的問題都是內盜。正是家賊難防,因為家賊最容易知道漏洞出在哪。

雖然這是某一個圖書館裏麵存在的管理漏洞,那這種漏洞在其他地方,比如說在一些有規模,有名氣的博物館、圖書館裏麵是不是也有呢?我們國家其他高校的博物館、圖書館對此類行為是否有防範呢?

廣美名畫被盜案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各個博物館都應該對所有的藏品認真仔細地進行鑒定,看看珍貴藏品被掉包有沒有被不法分子掉包;同時在製度、規範、科技方麵加大保護藏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