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鐵去遠行
新·聚焦
作者:徐琴
如果你想去外地探親訪友,就坐高鐵吧;如果你想去遠方旅行,還是坐高鐵吧。趁著暑假,趕緊邀請爸爸媽媽,乘坐高鐵去旅行,體驗一次貼著地麵飛行的感覺吧。
高鐵是高速鐵路的簡稱。根據國際鐵路聯盟的定義,時速160千米以下,稱為普速或常速鐵路;時速160—200千米之間,稱為快速鐵路;通過改造原有線路,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線路,使最高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200千米以上,就是高鐵。
在12306網站上輕點鼠標,或者在車站內的自助售票機上按提示購買高鐵票,就這麼簡單方便,一段快樂的旅程即將開啟。
作為地麵最先進交通工具的代表,高速列車的車廂內部不僅極其幹淨整潔和舒適,而且裝備先進。
車廂內設有全自動恒溫空調係統,確保溫度在恒定範圍內,還能保證車內、車外的空氣及時交換。車廂內的電子顯示屏上除了顯示車速,還會循環滾動顯示目的地和室外溫度等信息。
所有座椅都是軟座,座椅前後之間的距離較寬,方便走動。有些車型的座椅還可以旋轉,一方麵使旅客麵對的方向始終與列車運行的方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麵方便旅客聊天、娛樂和辦公。
別看我們長相普通,就覺得和你們家裏的沙發差不多,我們可比沙發先進多了,在我們的身體裏還隱藏著秘密呢,那就是——先進的防撞安全技術!
雖然高鐵的運行速度飛快,但是運行平穩,噪音小。坐在舒適的車廂內,根本意識不到列車正呼嘯著奔馳,即使一杯水放在小桌板上都看不到晃動,當列車以時速300千米高速飛馳時,車外的風力會達到12級左右,所產生的噪音如山呼海嘯。但是在車廂內,你幾乎聽不到噪音。透過高級的車窗玻璃,還能盡情地欣賞外麵的風景。
不知你有沒有發現,高速列車的車頭幾乎都是漂亮的流線型。這樣的造型僅僅是為了美觀嗎?當然不,這種流線型的車頭,最大的作用是減小空氣阻力,提高運行速度。
當高鐵時速超過200千米時,最大的影響就是空氣的阻力。我國的高速列車整個車體的設計,除了車頭呈流線型,側拉電動車門,車窗,以及其他的裝置也構成了一個平整而光滑的表麵,使得整個車體看上去就像一個平滑的箱體,以最大限度減小空氣的阻力、噪聲等不利的影響。
肯定有人擔心,像風一樣奔跑的高鐵,如何保證運行的安全呢?
汽車是靠司機來掌控運行方向、速度等,而高速列車卻主要依賴列控係統、聯鎖係統以及其他技術手段自動實現這些功能。
除了列控係統,司機在駕駛過程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負責關閉車門,確認發車信號,起動動車組列車離開站台,按照操控顯示屏給出的指令運行,運行中的安全保障……左圖中為滬寧高速列車的司機殷學斌叔叔工作時的瞬間。
像風一樣奔跑,自然需要不一樣的運行軌道。高速列車奔跑在一條怎樣的軌道上呢?
無砟軌道的鋪設要求非常精確,偏差必須控製在10毫米範圍內,而且每塊軌道板都有“身份證”——獨立的編號,每個編號都對應軌道板的相關技術信息,以保證軌道板的精確鋪設。
你知道嗎?從2008年年底,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條時速達350千米的高鐵——京津城際鐵路正式運行,到現在,我國高鐵的迅猛騰飛讓世界許多國家矚目。
2011年6月底,一條建設裏程長、投資大、標準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通車,北京到上海之間約1300千米的距離隻要四個多小時就可以走完。
2014年底,蘭新高速鐵路也正式通車運營,這條高速鐵路,一端連著甘肅蘭州,另一端接起新疆烏魯木齊。
許多領略過中國高鐵風馳電掣感覺的外國領導人,都對中國高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外國時也不忘介紹中國高鐵,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更是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超級高鐵推銷員。
李總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每次出訪都推銷中國裝備,推銷中國高鐵時心裏特別有底氣!
高鐵的縱橫貫通,將祖國的千山萬水,壯麗山河,都化為咫尺之間,影響了億萬人的生活。在未來,相信中國高鐵也會逐步走向世界,讓我們期待中國高鐵把地球也變作一個大村落,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便捷,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