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七年、九月初三、……
四川長江邊上、古老小鎮在霧氣縈繞中、醒來……
淡淡霧氣中,火光閃動,一陣“嘿!嘿!嘿!”很有節奏的聲音傳來……幾隻火把揮動,霧氣、染成了紅色和黃色,照印出變形、變大的人影,他們身上擔子,一定很重、很重,地麵震動、帶動房屋,隨著沉重步伐、顫動著……
小鎮、有兩條街,一條‘正街’、石板鋪成的街道,依著山勢、從山腰通到江邊;一條‘背街’,依陡峭山壁、橫向而建,街道很窄,往下連接‘正街’,往上到‘大廟上’,破敗寺廟裏麵、周圍,有很多石雕,聽老輩人講,‘千佛鎮’始建於三國時期,依山勢而修的‘寺廟’;其餘街道,用石塊鋪的小路,或是、經年累月、走出來的硬土路,形成小巷。
變幻不定的霧氣中、走出來八個人,他們都擔著、本地特產(仔薑),仔薑、有別於炒菜的、生薑和老薑,仔薑可以直接吃,本地人喜歡用手、撕成條狀,加入油辣椒,醬油;味道、辣、鮮、嫩,脆。
領頭的、四十歲左右壯漢,長像普通、皮膚黝黑,赤裸著上身,暴突的血管、像纏在古樹上的滕蔓,汗水!在黑鐵上流淌,晃動火光中‘汗水’,反射出銀光,他們一個跟一個,貼著前麵的人,八人如一的速度、和步伐,赤腳踩在石板上,發出沉悶、厚重聲音!
挑薑人,給了我‘震撼’!站在‘街坎’上,等著他們通過!
我、叫劉景,家在‘背街’,經過六天抗爭,爺爺的條件、讓我去漢口找大伯;隻要能參加‘大決戰’,我什麼條件都接受,妻子淚眼中,我‘衝’出了門。
挑薑人、在‘五十二梯’歇息,五十二階石梯、連接著‘正街’,前麵不遠處,是‘背街’很陡、很窄的十七階石梯。
到達碼頭時,時間沒到七點,來早啦,今天有霧,江麵上霧氣重些,什麼時候能開船,這要看‘老天爺’。
碼頭分左右,兩邊都是‘條石’沏成的框,框裏麵用‘泥’,‘沙’夯實;中間有三米寬的石梯,再往下是泥,沙,鵝卵石淤積成的‘沙壩’。
船、隻有在長江漲水,才能靠上碼頭,其它時段停靠沙壩。搬運、苦力組成的‘袍哥’,控製著碼頭,左右兩邊建有,原木建的框架,楠竹搭的頂,慈竹編的牆,右邊,專門賣茶水,供人休息等船;左邊,賣包子、饅頭,中午賣酒菜。
要了四個包子,一碗粥,找了張桌子,剛準備吃,旁邊一桌五個人,一個中年人在講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龍頂山’、哪個黃道士,收了個新徒弟,徒弟喃、讀過幾天書,對師父說的,不相信噻!有一天,‘鹿角溪’,有家死人啦,找黃道士做法,黃道士看‘天’不錯,決定教育教育,新收的徒弟,準備了細麻繩、係著‘筍殼’(竹筍的殼,幹了的筍殼,很好燒,風吹竹林,‘沙沙沙’,地上筍殼,‘嗶啦嗶啦’),麻繩的長短,‘老東西’、早就用過很多次啦,‘狗日的’、沒少用這‘招’整人,黃道士借著喝酒,拖到月上樹哨,謝絕‘主家’挽留,這是個大月亮天,照得四下裏,白晃晃得,走到一處樹木很多、很雜的地方,黃道士借著休息,把‘筍殼’係在徒弟、背的背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