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蓋消融,北極熊食物難覓
深度涉足
作者:徐征澤
北極,神秘而純淨的目的地,位於地球最北端,一年中大部分歲月都被冰雪覆蓋。相比南極,北極的多彩繽紛更勝一籌,隨著夏天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氣溫,冰雪漸漸融化,隨而替代的是夏秋兩季色彩豐富的植被、幽藍色的浮冰和冰山、深色調的山脊、五顏六色的極地村莊,還有那神秘莫測、千變萬化的北極光。除了色彩,北極也更具活力,因為這裏有更多陸地哺乳動物和鳥類品種,這其中最具標誌性的動物自然是北極熊。
處境艱難的北極熊
北極熊是斯瓦爾巴群島的標誌,有超過2000頭北極熊常年在此生活棲息,其數量甚至超過了整個島上的常住人口,因此斯瓦爾巴群島也被譽為“北極熊王國”。但近些年來北極熊的生存狀況卻不容樂觀,隨著由溫室效應引起的氣溫升高,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已經適應了原本極地氣候的北極熊變得越來越難以生存。
在斯瓦爾巴島探索的3天時間內,我們始終沒有見到北極熊的蹤跡,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我們期盼能夠看到北極熊的信心也漸漸被澆滅。然而,在即將離開的清早,睡夢中的我被電話吵醒,是探險隊長Philip,他壓低的聲音卻掩飾不住興奮:“想看北極熊麼?”
和我一樣,大部分團友都睡眼惺忪地出現在前台,直嚷嚷著出發去看北極熊。等所有人到齊,我們乘坐6條登陸艇同時駛向Sallyhamna,這是位於Fair Haven靠南的一處內灣。當我們接近的時候,太陽適時地升起,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完美的光線。隻見在淺灘附近有兩頭北極熊,其中有一頭正在啃咬鯨魚殘骸骨架,還有一頭北極熊隻在山脊上露了一麵就消失了。Philip輕聲告訴我們,3年前一頭死去的鯨魚就擱淺在這個位置,當時給很多北極熊提供了生存的食物,沒想到3年之後竟還有北極熊在這裏流連。淺灘碎石中所剩留的骨架很有限,據探險隊員說,北極熊通過咀嚼鯨魚骨架攝取裏麵微弱的營養物質,因為此時,已無其他食物可吃。
探險隊員駕駛登陸艇在海灣裏徘徊,給團友提供合適的拍攝機會,但始終與岸上的北極熊保持一定距離,所有團友被要求完全噤聲,避免打擾到北極熊。在觀賞、拍攝了將近一個小時後,我們悄然離開返回船上,查看拍攝成果。
事後很多團友問我,是不是因為現在人類捕殺海豹導致北極熊麵臨沒有食物的窘境。其實不然,近年來海豹數量保持穩定,而事實上引起北極熊悲慘命運的則是全球氣溫上升。近年來全球變暖趨勢愈演愈烈,幾乎在夏季初期,所有海冰便一下子消融了,這對於北極熊來說完全猝不及防,因為北極熊捕食海豹,需要一定體積的浮冰作為支持和掩護,而它們一旦沒有跟上海上漂來的浮冰,也就相當於失去了捕獵的場所。北極熊在水裏的遊泳速度比不上海豹,在岸上也沒有辦法追上馴鹿,又打不過海象,所以隻能淪落到偷鳥蛋、吃植物的淒涼結局。
格陵蘭島浮冰世界
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得溫室效應越發嚴重,格陵蘭的冰川漸漸融化,形成零零星星的浮冰,漂蕩在海麵上,卻也成為格陵蘭的一大景觀。
早上我們乘坐登陸艇開始了計劃中的浮冰世界體驗,這裏是淺灘海床,很多上遊冰川斷裂下來的大片浮冰在這裏擱淺,因此也被譽為“浮冰的墳墓”。因為天氣情況良好,風平浪靜,整個觀賞之旅得以順利進行。
紅色懸崖峭壁上有很多築巢的北極鷗,白色的羽身和身後紅色岩石形成鮮明對比,紅色島嶼邊緣有很多經過常年風雨侵蝕所形成的狹窄通道或者神奇地貌,我們乘坐橡皮艇穿梭其中,感受著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各種浮冰形態各異,有的好像高塔,有的猶如體育場館,有的可以明顯看到浮冰表麵融化形成的藍色長條,不時還可以聽到冰塊融化而發出的氣泡聲音。陽光漸漸撥開雲層灑下來,眼前場景更顯奇幻。很多去過南極的朋友也感歎,這是他們第一次如此在浮冰世界裏盡享幽靜的冰雪世界。
但眼前的景色又讓我不禁想起了那兩隻北極熊,由於冰川的融化導致它們尋找浮冰的旅程也變得越發艱難,更無食物可吃。而造成如此狀況的罪魁禍首還是我們人類自己,環境的破壞、二氧化碳的過度排放讓全球氣候異常,直接威脅生態平衡。由此可見,氣候對生態、對社會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保護環境、延緩全球暖化現如今已迫在眉睫,若放任不管,受苦的恐怕不隻是北極熊,還會有全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