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虞舜降生(1 / 3)

第一回 \t虞舜降生

虞舜,姚姓,又名仲華、重華。因建國於虞,故稱為虞舜或有虞氏。堯帝的女婿。五帝中的最後一位,古人稱之為“聖明之君。”

虞舜為軒轅黃帝八世孫,帝顓頊(zhuān xū)的六世子孫,瞽叟(gǔ sǒu)之子。

瞽叟的父親叫橋牛,橋牛的父親叫句望,句望的父親叫敬康,敬康的父親叫窮蟬,窮蟬的父親叫顓頊,顓頊的父親是昌意,昌意是軒轅黃帝與嫘祖的次子。虞舜是軒轅皇帝一脈的嫡係子孫。

說起虞舜的家世,還得從顓頊帝說起。

顓頊帝名高陽,是軒轅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軒轅黃帝帝位的繼承人。

軒轅年邁之時,從他的兒孫中間物色帝位的繼承人,幾經篩選,選擇了遠在窮桑的孫兒高陽。

高陽德高謀深,聰慧明達,深得軒轅黃帝的寵愛。高陽十五歲那年,黃帝便把他從若水老家帶到帝都,放在自己的身邊,讓其跟隨自己處理朝中事務,著意培養他的執政能力。經過幾年的培養,高陽便成熟老練,能獨當一麵了。軒轅歿後,高陽繼位,這就是帝顓頊。

顓頊陟位以後,共工國屢犯中原。為天下蒼生免遭塗炭,帝顓頊啟用大羿,對付力大無窮的共工。共工兵敗,頭撞不周山。不周山崩,共工身亡。天下太平以後,顓頊帝選用了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rù)收、水正玄宴等一批賢臣,把朝中事物分擔在他們的肩上,讓大家共同治理國家。眾人拾柴火焰高,在賢臣的輔佐下,顓頊朝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疆域不斷擴大,北到幽陵(北京及東北地區),南到交址(越南),西到流沙(當時指撒哈拉大沙漠。撒哈拉,沙海的古音),東到蟠木(東海諸島)。動物或植物,大神或小神,隻要日月所能照臨的,沒有不歸屬於他。

帝顓頊年老的時侯,在帝位傳人的問題上非常頭痛,他的大兒子伯服,自小好遊,長大以後,離家出走,雲遊四海,從來就不在家裏呆,他已有好些年都沒有見到過伯服的人影了。次子窮蟬,天生木訥。顓頊帝知道窮蟬忠厚老實,不能擔當大任,隻好將他封於虞(今山西蒲州、虞鄉一帶。簡明曆史字典:虞,傳說中遠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居於蒲阪。舜為酋長),做了一個小小的諸侯。最後選了他遠在窮桑的侄子姬俊來繼承帝位,也就是帝嚳。

窮蟬雖說沒有什麼大本事,卻為人厚道。在虞地為侯期間,亦受到了虞人的尊敬。

窮蟬生一子,名敬康。敬康生一子叫句(gōu勾)望。句望的兒子叫橋牛,橋牛的兒子叫虞槹。

虞家到了橋牛的時候失國了,變成了卑微的百姓。

失國後的橋牛帶上妻兒居住到黃河邊的一個小村子裏(今山西省永濟市舜帝村),靠捕魚、稼穡謀生。橋牛的兒子虞槹也和他的祖上一樣,是個厚道的莊稼人,勤勞、憨厚,但他的性格卻有點暴躁。虞皋成年以後,娶了一個妻子,名叫握登。兩口子相敬如賓,男耕女織,光景過的很有滋潤。

虞槔娶了老婆的第二年,握登便給他生了個兒子。因為這個長子一生下來,就和他的祖爺一樣,木訥、忠厚、老實、寡言膽小,童年即喪,所以他的名字後人已不知曉。

虞槹兩口子勤勞本份,靠耕稼和捕魚維持生計。

握登是個善良、勤勞的農家女子,大兒子兩歲多的時候,握登便開始下地幹活了。她經常幫虞槔做些田裏的活計,有時也拾些柴禾,用以燒水作飯。

一天,握登在家閑暇無事,她便想到地裏去拾些柴禾。於是,她將兒子寄放在鄰人家裏,便去了屋後的坡上。

那天,剛剛雨過天睛,握登在坡上拾了一會兒柴禾,身體感覺有點累了,便站起來伸了一下腰。當她伸腰抬起頭的時候,望見山海西南邊陲有一條絢麗的彩虹,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彩繽紛,異常美麗。握登著了迷似的注視著彩虹。正在全神貫注之時,那彩虹驟然不見了。卻有一位美貌男子站在了握登的麵前。那男子上前抱住握登。握登身不由己,竟和那男子纏綿起來。二人在山坡的草地上如癡如醉地做起了男歡女愛的勾當。

一翻雲雨,握登朦著雙眼,充分地享受著那種奇秒的滋味。猛然睜開眼睛,卻不見了那男子。握登頓悟,自責自己怎麼竟然做了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再一看自己這副模樣,滿麵羞愧。心想,這個樣子若讓別人看見,還有何麵活在人世!於是,急忙從草叢中爬起,把內外衣服整理了一番,趕緊再拾了一些柴禾,背上柴梱,下山回家。哪知自此以後,握登竟然有了身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