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善於運用市場準入標準這樣的非關稅壁壘來拒絕一些不達標的產品進入其國內市場,這使廠商必須不斷投入資金在提高產品的標準上,以期更容易通過認證。這勢必帶來我國產品成本的上升和國際競爭力的減弱。
3.增多給高碳產業帶來的貿易摩擦,惡化出口環境
碳關稅具有擴散效應,使得我國高碳產業的出口越來越難。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西方發達國家不斷出台新政策發難,使得我國製造業特別是高碳排放產業麵臨重重阻撓。
4.降低我國在主要貿易夥伴國中的出口份額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出口的產品結構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開始有所改變,但是總的來說仍以高碳排放產品為主。在主張低碳經濟的今天,這些產品很容易變成碳關稅的征收對象。這種現象一旦產生,勢必引起我國出口份額的大幅下降。
三、低碳經濟下促進中國貿易發展的建議
1.加速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重視低碳產業的發展
一方麵,通過研發或引進低碳技術將我國高碳產業低碳化,提高傳統高碳產業的能源利用率,降低碳消耗,加速我國的低碳轉型進程;另一方麵,積極推進低碳產業的發展,更多的使用清潔能源或積極開發新能源替代過去對非清潔能源的過度消耗。
2.調整出口商品結構,推行低碳貿易
分階段地、逐漸降低我國高碳排放企業產品的出口量,不斷增加低碳企業產品的出口量;有計劃、有步驟地改變粗放型的出口模式,並出台獎勵政策鼓勵集約型的出口模式。
3.引進低碳技術,積極研發並不斷創新
為了更好地發展低碳經濟,我們可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通過“模仿—消化—吸收—再創新”,使之更適合我國的需要。另外,還應鼓勵自主創新,增加給高校以及科研機構的資金,為其研發活動提供最切實的保障,並促進其與企業的合作,逐漸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生產模式。
4.不斷開發新興貿易市場,為應對貿易壁壘提供多重保障
為了靈活應對碳關稅等低碳貿易壁壘,應主動開發更多國際市場,不僅要有發達國家,還應該包括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靠多元化的市場來分散發達國家“碳關稅”等低碳貿易壁壘帶來的風險。
總之,低碳經濟如今已是大勢所趨,我們一定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努力完成由高碳向低碳的轉型。同時,作為發展中大國,我們必須展現出大國的姿態,主動擔負起降低碳排放,保護環境的重任,使我國貿易在新的低碳經濟大環境下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安雪嬌.淺析低碳經濟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及對策[J].國際商貿探索,2012.
[2]劉院麗.低碳經濟對中國貿易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4(13).
[3]秦怡.低碳經濟對中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及建議[J].政策研究,2014(7).
作者簡介:趙興華(1990- ),女,漢族,山西運城人,學生,經濟學碩士,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方向:國際貿易實務;王丹(1989- ),女,漢族,山西長治人,學生,經濟學碩士,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