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粉進口問題研究
國際經貿
作者:楊麗娟
摘 要:中國奶粉市場,現在主要是以進口奶粉為主。進口奶粉一直受到國內消費者的認可。本文通過對我國奶粉進口現狀的具體分析,通過分析奶粉進口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代購問題、貼牌奶粉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相應對策。
關鍵詞:奶粉;進口;食品安全
一、中國奶粉進口現狀分析
1.進口總量大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發生之前,國有品牌奶粉市場占有率為60%,而後,中國奶粉進口總量有了大幅上升,2014年進口量已達到了2009年的3倍以上。
2.進口價格高
原裝進口奶粉在國外價格不斷下跌的同時,在中國市場上價格卻依然居高不下,相同的品牌、容量的奶粉在中國的價格要比其他國家高很多,甚至在中國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上的產品價格出現了巨大的內外價差。
3.進口種類以終端消費為主
目前在中國,通常奶粉按不同用途被業內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小包奶粉,直接麵對終端市場;另一類是工業奶粉,也被稱為大包奶粉。中國消費的奶粉產品中,60%是以終端消費品的形式消費掉的,其中80%是嬰幼兒配方奶粉,還有40%作為工業產品的原料,如烘焙食品、乳飲料、糖果等,都以進口奶粉作為原料。
4.進口地區高度集中
中國奶粉進口的國家比較集中,新西蘭一直是我國奶粉行業中最大的進口國,多年來,一直占有我國奶粉進口量的80%以上,澳大利亞、美國和歐盟近幾年均占我國進口奶粉總量的5%左右。
二、中國奶粉進口存在的問題
1.食品安全問題
由於奶粉的加工從奶源的收集到加工為成品要經過許多環節,而且因為奶製品的本身特性,製造商要對很多生產的環節進行監控,這樣難度很大也就會造成奶製品的品質更易出現問題。近年來進口奶粉檢出過三聚氰胺和肉毒杆菌;有的在開蓋後或是食用一段時間後,發現奶粉中有小蟲。
2.代購問題
通過“散客”帶貨,是很多海外奶粉進入中國的途徑之一。“散客”近的從香港帶奶粉入關,遠的則從新西蘭、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地,購買奶粉再空運或海運回國內。與“散客”運送進口奶粉的方式不同,淘寶上出現了不少銷量巨大的賣家,這類代購看起來更像在從事奶粉終端分銷業務。
代購奶粉的風險高,發生糾紛的時候,需要去找相關的鑒定機構鑒定奶粉是否有質量問題,程序複雜,維權的難度大。
3.貼牌問題
由於我國對進口奶粉的需求量很大,貼牌奶粉越來越多,一些中國企業甚至個人在國外注冊公司,找代加工廠生產奶粉,然後貼上自己的牌子專門在國內銷售。還有的在注冊了洋品牌之後,卻使用國內奶源在國內加工而成。進口分裝的奶粉,運回來時采取散裝“粉運”,封閉性和衛生性自然沒有罐裝的好,含菌級別也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