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諸將聞言,表情不一。
周澈撫髭而笑,宗員等麵帶懷疑,董旻、牛輔這些悍將則盡皆不滿。牛輔冷笑說道:“哪裏來的狂徒,在督帥座前口出狂言?”
關羽撇了他一眼,沒有理會。
牛輔大怒,傾身跽坐,按劍對皇甫嵩說道:“督帥,我牛輔沒什麼本事,從小生長在西州,後從軍征戰,常與叛羌搏鬥,別無所長,唯有幾分勇力罷了。這個關羽不過是個區區義從,像他這樣的人,於我軍中車載鬥量,不可勝數,此乃中軍帥帳,哪裏輪得到他來發狂撒野?請將軍把他亂棍打出!”
董旻、牛輔這幫涼州人是真正的驕兵悍將,但凡驕狂之人最看不慣的便是同樣驕狂的人。關羽的自傲一下就激怒了牛輔。先前隻因與傅燮一言不合,牛輔等便就當場甩臉子走人,傅燮是他們的州裏人、官居護軍司馬,他們尚且如此,何況對關羽這個白身?當然更不客氣。
皇甫嵩哈哈笑道:“關君既敢口出此言,想必定有長技。牛君何必動怒?”
牛輔哼了聲,轉臉鄙夷地瞧了眼關羽,轉回頭,複對皇甫嵩說道:“督帥既然這麼說,輔願與此人比比武技,若是他勝,輔向他請罪,若是我勝,請督帥治他無禮之罪。”
皇甫嵩搖了搖頭,不同意,笑道:“牛君乃我軍中猛士,豈可輕易出馬?不妥,不妥。”
董旻也不同意牛輔出手,他心道:“這個關羽敢在中郎的座前口出狂言,定有勇力。牛輔是我兄長的愛婿,如果戰敗,是給我兄長臉上抹黑。”因此說道,“督帥所言甚是。我營中李傕、郭汜皆勇士也,督帥若是同意,我可將他們召來,與這位關君比比高下。”
皇甫嵩轉顧周澈,見周澈隻是笑吟吟的,不說話,心道:“李傕、郭汜常年從董卓征討叛羌,轉戰並州、河東,久經血戰,位雖不及董旻、牛輔,勇猛實過之,乃是董卓麾下的悍將。皓粼聞董旻此言卻毫不驚亂,行如無事?”由此可見,關羽剛才的話定非狂言。
他來了興趣,笑道:“好。”
董旻當即喚來帳外的隨從,命去營中召李傕、郭汜來。
關羽冷眼旁觀,按刀傲立在劉備座後一言不發。
不多時,李傕、郭汜來到。
在來的路上,他兩人就聽董旻的親兵講了前因後果,入到帳內,拜見過皇甫嵩,目光不善地打量關羽。皇甫嵩說道:“帳中人多地窄,施展不開,我等可移步出帳,觀彼等交技。”
眾人應諾,離席起身,跟著皇甫嵩出到帳外。
劉備、關羽、張飛、李傕、郭汜也從在後邊出來。
在帳外的諸將的親兵們已經得知了有人要比武,在望樓下乘涼的和在帳外守候的悉數聚至場邊。
劉備常從鄒靖來中軍,這些親兵們都認識他。
劉備為人寬厚,善與人交,口碑不錯,很多親兵對他有好感,雖然因為各自的主將在場,不好給他和關羽鼓氣,卻也紛紛眉眼傳意,通過眼神來給他們加油。
周澈立在皇甫嵩的左近,對麵正是親兵們聚集之處,把他們這些人的表情盡數收入眼底,心道:“這劉備還真是能得人心,他和這些親兵們應該並不太熟,隻是常在中軍相見卻就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實在難得。”當諸將的親兵們大多躲在望樓下乘涼時,劉備是為數不多堅持等候在帳外日光下的一個,按理說,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的人常常會受到排擠,而劉備卻不但沒有受到排擠,反而能得到他們的支持,這要換成是周澈,周澈自問就做不到。
李傕、郭汜低聲商量了兩句。
郭汜是盜馬賊出身,騎術精良,勝過李傕,但步戰稍有不如。兩人決定,先由李傕上陣,與關羽步戰,若是勝了,萬事大吉,若是敗了,那麼再由郭汜上場和關羽比較騎戰。
李傕為表示勇銳,取下兜鍪不帶,隻穿著甲,提矛入場,乜視著看著關羽,等他進場。
關羽不瞧他,旁若無人地取下兜鍪,又徐徐解下甲衣,接著又摘下佩刀。
皇甫嵩奇怪地問道:“關君此是何意?敢是要與李君比試肉搏麼?”
關羽答道:“若用刀劍恐傷人,故解之。”此前築營壘時砍伐了不少樹木,沒有用完,剩下的存放軍中。關羽說道:“請督帥賜羽一木枝,願以此來與他較量。”
李傕大怒,心道:“好個狂夫,居然當眾輕視乃公!待會兒等你入場,我誓報此辱!”雖然大怒恚恨,然卻正因大怒,他沒有提出也換木枝,打定了陰損的主意,等會兒要當場斬殺關羽。
皇甫嵩壯關羽之膽氣,應允了他之所請,命親兵取木枝來。
親兵抱了一堆木枝回來,放到地上。這些木枝有粗有細,粗者如壯漢大腿,細者如嬰兒手臂。
關羽撥開粗的,選了根最細的,在手裏掂了兩掂,又將之折斷了一截,隻餘下如環首刀長短,向皇甫嵩、劉備行了一禮,轉身步入場內。
他的這般種種作態,早就令李傕大怒難忍,挺矛就要上。
關羽止住了他,麵無表情地說道:“汝一人非我敵,隻與汝一人鬥,吾勝之不武。”瞥了眼立在場外摩拳擦掌的郭汜,接著說道,“不如叫他一起來。”
李傕暴怒,他從董卓征戰多年,雖說不上威震西羌,卻也早已勇名在外了,不管羌人還是涼州的漢人,提起他少不得要讚一聲“勇士”,哪裏受過人這樣的輕視?郭汜亦是大怒。
兩人轉眼去看董旻、牛輔。董旻、牛輔暗自切齒。董旻微微點頭,示意他兩人答應關羽。
郭汜抽刀在手,跳入場中。
李傕入場早,搶先挑了一個好位置,背對下午的太陽,立在場西。郭汜站在他的右側。
關羽入場晚,隻能站在場東,正好對著烈日,微微眯了下眼,卻並不以為意,因為不屑先出手,對李傕、郭汜說道:“兩位請吧。”
李傕、郭汜對視一眼。
李傕微微動了下手中長矛,郭汜了然他的意思,丟棄矛不用,改抽刀在手。矛長刀短,正好用來配合。準備已定,李傕殺氣騰騰挺矛直擊,郭汜惡狠狠趨前揮刀,從右上向左下疾劈。
這兩人配合得不錯。關羽如果閃避長矛,那麼腿就有可能會被郭汜砍到,如果閃避長刀,那麼前胸就有可能會被李傕刺中,他手中此時若是有矛或者有刀,那麼大可以先用來招架,然後趁隙進擊,可他偏又棄矛刀不用,手裏拿的是一支細短的木枝。眼前的這個狀況,正所謂是:“進之不能,退之也難,招架不行,唯有被動挨打”。圍觀的皇甫嵩等不覺為他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