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性格古怪的模範官僚”
隨筆雜談
作者:於溟躍
海瑞,人稱海青天,明朝時期的著名清官,一生忠君愛民,剛正不阿,直言敢諫,雖然清貧卻堅持清廉做官,潔身自愛,敢於和貪官汙吏,豪強勢力作鬥爭,是深受百姓愛戴的好官。他的事跡在後世廣為流傳。
海瑞對國家和君主,可以說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
嘉靖皇帝掌握著全國最高權力,可他卻迷信方術,沉迷於修道,20多年守在西苑,沒有上朝,終日與經文和青詞為伴;海瑞出身於窮鄉僻壤,原本樸實無華,卻被卷入政治漩渦,他雖然成了一個吏治的典範,但其世界觀卻與現實不和,他的道德觀念在當時看來似乎過於理想了,在那樣的現實中是難以實現的,因此,有人說他是“性格古怪的模範官僚”(胡忠信:《極權主義下的道德抉擇》)。
公元1566年,海瑞上了一道石破天驚的奏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痛斥嘉靖,“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過於苟斷,是陛下情之偏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他引經據典,企圖使嘉靖反省自身,重整朝政,奮力治國。可嘉靖帝讀完這本“批逆鱗”的奏疏後,勃然大怒,要置海瑞於死地。誰知海瑞這一諫卻是死諫。在旁的宦官黃錦了解海家的情況,他說道,“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決妻子,待罪於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張廷玉:《明史·海瑞傳》)嘉靖聽完竟“感動太息”,並免海瑞一死。
海瑞一生經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個朝代,解決了許多旁人不敢或無法解決的難題,比如與江南官僚地主集團鬥爭等事件。對於大明朝,對於每個帝王,他都忠心耿耿,直言敢諫,最終殉職於南京。死後諡號忠介。
嚴嵩是嘉靖時期的重要權臣,他執掌內閣,左右朝政長達20年之久。為自己擴大勢力範圍,他排除異己,貪汙糧餉,廢弛邊防。兒子嚴世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逼迫百姓改土地為桑田,達到自己的目的,嚴世藩等人甚至不惜趁洪災之機讓堤壩決口,不顧百姓的性命,淹毀農田。這時,以海瑞為代表的官員挺身而出了,他們堅持向朝廷和皇上彈劾嚴黨,不懼任何威脅,不受任何利誘,在多方麵的努力下,終於扳倒了嚴黨。
海瑞愛民如子,堅持為眾生謀福利,深受百姓的愛戴。在做淳安知縣時,麵對嚴黨等一些奸佞之臣的不法行為,海瑞絕不同流合汙,一直在盡自己微薄的力量,盡全力去維護百姓的安全和利益。後來,他升任欽差總督糧道巡撫應天十府,發現百姓受到貪官酷吏和重賦的壓迫,生活十分困苦。於是,他清查土地狀況,懲罰占領土地的惡霸,將土地歸還農民,還改革了賦稅製度,盡力減輕人民的負擔。麵對洪澇災害的侵襲,他下令疏通吳淞江及其支流,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百姓受災的嚴峻問題。終其一生,海瑞都在為百姓的福祉不斷鬥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