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謝謝博士的建議!按摩法用過,一年時間毫無效果,看來我女兒這輩子是不可能康複了。”威老板悲歎。
暢談了一個多小時,期間很少提到公司業務受挫一事,威老板隻是希望r.博士不要氣餒,安心做好研究工作,儲備技術,或許再等一兩年,轉基因種養會合法化了。
昨天的晚宴,r.博士雖然未能為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但腦癱的威士蓮觸發了他的智商和靈感——既然人在失去知覺和運動能力仍然可以正常生長發育,那雞是不是也可以這樣培育?因此,他開始了一項非轉基因的全新養殖研究——植物雞。
r.博士首先在實驗室裏用芬太尼破壞雛雞的神經係統,讓小雞無法走立,隻能趴著進食。
失去運動能力的雞,進食量極少,當然生長速度也超慢,培育成本反而比飼料養殖高了,產生不了經濟價值。
首次實驗雞雖然很不理想,但樣品雞證實r.博士的植物雞飼養方案完全可行,隻要在飼料和免役力上加以改進,成活率和生長速度肯定還能提高,博士把實驗報告反饋給威董。
威老板對這一重大研究成果非常重視,這種超前的養殖方法不再需要建造寵大的雞舍,養雞就像生產食品一樣在車間裏完成,隻要能把飼養成本降下來,提高生長速度,經濟效益一定比傳統養殖好。他增加拔付100萬研究經費,勉勵r.博士繼續努力,攻克養殖難題,早日實現產業化…
生物學精湛的r.博士沒有辜負威老板的期待,隻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就找到解決方案:加重雞的暈迷度,讓雞始終處於半暈厥狀態,但最突破性的改變是喂養方式,一個驚世的改進——用營養輸液直接代替飼料喂食,類似於給暈迷不醒的植物人打點滴藥水(如圖),養份直接供應到雞的吸收係統。
出國留過學的精英腦力就是開掛,這個方案真是太科幻了。
如此改進收效明顯,在激素類溶液藥物的培育下,肉雞生長非常快,從孵化到5斤重,平均隻需要15天時間,養殖成本僅僅傳統喂養的三分之一。因為雞沒有運動、再加上采用液體營養飼料,小雞身上的毛從第三天開始慢慢脫落,7天之後已經是光禿禿的無毛雞。
在實驗室裏,r.博士把這種無毛雞定義為植物雞,而在市場推廣時,威老板給植物雞的標準雞名則是“日本三黃雞”。
輸液式培育最革命性的特點是:雞沒有行為能力,隻是一動不動地端趴在培育器皿裏接受輸液,這種家禽養殖方式不需要雞舍,也不用提供雞的活動場地,工業廠房、倉庫都可以改造成養雞場,養雞不再受城鄉限製,開啟工廠養殖模式,很適合規模化生產。
這真是一個革命性的養殖方式,然而r.博士並沒有特別興奮,他皺著眉目對威老板說:“董事長,雖然這項研究成果很先進、具有革命性,但雞肉的安全性和毒性還需要評估後才能正式產業化。”
博士繼續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向老板彙報:“配製營養液體所用的原料都是無毒性合成蛋白,我已經把風險降到最低,如果不是一年360天每餐吃,應該不會影響人體健康。不過我還是擔心對孕婦以及下一代…
威老板舉起右手掌,打斷博士的彙報。
“咦!這麼好的一個研究成果,我希望盡快產業化。”威董事長拍了拍博士的肩膀說:“博士,我相信你的能力,我已經決定馬上建造養殖車間。”
“威董,我…認為還…”
威老板說一不二,果斷決策:“博士,請您放心!先把養殖車間搞起來,我會委托權威機構評估風險,反正現在也沒有證據說明咱研究的‘日本三黃雞’對人體有危害嘛!您專心繼續研究下去,爭取拿個諾貝爾化學獎,為華人科學家爭取榮譽!”
“董事長,這個領域應該屬於生物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