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苦命的母女(1 / 3)

在種養業發達的海南島,分布著幾百家大大小小的肉雞養殖場,市場競爭激烈而殘酷。其中的萬皇家禽、平江集團、威氏農場的規模最大,呈三足鼎立之勢,三強中又以萬皇家禽銷量最大,點據整個海南活雞市場的四分之一,每年出貨肉雞數千萬隻,除了供應海南本地市場,還大量銷往全國各地。

在萬皇家禽,人們最敬佩的不是集團董事長王萬福先生,而是中國新生代雜交養殖開拓者——陳景錢教授。陳教授培育成功的雜交大肉雞,使萬皇從一間小型養雞場迅速發展到現在年產殖三十多億元的龍頭企業。

當事業發展到一定高度,往往也會遇到瓶頸,近兩年來,萬皇家禽開發的肉雞新品種已經沒什麼突破性了,企業已沒有尖峰時期的活力,暫且依靠原來的專利技術吃老本,王老板也很擔心再這樣下去,遲早會被其它養殖新勢力趕超。

不鹹不淡又過一年,這天陳教授像往常一樣專心在實驗室做研究,王老板有事情找陳教授出來透透風,到養殖場察看雞的繁育情況。

走在嘰嘰喔喔的雞舍邊,王老板長歎一口氣:“哎…教授,現在做生意越來越薄利,近些年大陸的養殖公司進步都很快,如果我們還不研發出更有競爭力的肉雞新品…我怕同行對手很快就迎頭追趕上來了…我們可要居安思危呀!陳教授,我一向很信任你的能力,您也算是中國養殖領域屈指可數最的明星專家,這些年怎麼原地踏步、毫無創新了!”

王老板說得這麼直白,多少會讓打工的覺得心裏不好受,“呃…嗯,老板…”尷尬片刻,陳教授回稟:“老板,我也一直在努力,爭取技術有所突破,不過科學研究要腳踏實地,我希望您再給點耐心,國外的科學家做個項目研發幾年、十幾年都很正常。”

資本家的危機感是打工者無法體會到的,王老板要求陳教授規劃一下公司今年的發展工作,意思是要定個目標任務,不能碌碌無為又一年。

教授估計也是壓力山大,“嗯…哦…”且先口頭應著吧!看上去他也感到前景渺茫。

實際上,萬皇現在的速長型肉雞生長速度已經很快的了,從孵化小雞長到3。5斤重商品肉雞,隻需要40天,缺點是雞肉平淡無味,烹炒時需要好廚師和好佐料炒出來的雞肉口感才好,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越來越追求品質口味,所以雞長得快不一定好賣,還要肉質鮮美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

大型養殖場為了經濟效益,對家禽新品種、激素新藥物的追求很瘋狂,隻要能夠提高產量,就會盡快應用,不管是否安全,也不管雞肉對人是否有害。

回憶起在十幾年前,還沒有什麼大型養殖公司,海南本地以散戶養雞為主,三亞市椰林村的柳大叔就是比較典型的土雞養殖戶,依靠野外山地粗放散養土雞,口味甘醇,肉質鮮厚,柳大叔因此被當地人稱為“土雞大王”。但是,土雞養殖周期長、體型小、經濟效益差,口碑雖好卻難賺錢,類似柳叔這些養雞專業戶很快被規模化的現代養殖場淘汰,土雞越來越少,十幾年前柳大叔也因病早逝,英年41歲,丟下柳家媳婦熊阿姨和女兒柳心華,家業難以為繼,家裏有一畝多自留地,一直靠種菜賣菜維持生計。

清晨5點正,鬧鍾~嘀嘟~嘀嘟~又響了,椰林村東邊的海平線上空剛露出太陽的魚肚白,柳心華懶慢地翻開眼皮,迷迷糊糊中張開大眼,做了個哈欠,睡意未足,她起身坐在床上抱怨:“這麼快天又亮了,哎!”,她按停鬧鈴合上雙眼想再小睡一會兒。隔壁就是廚房,煎炒聲、鍋蓋聲咣咣當當響個不停,老媽已提前早起在廚房忙了半個小時,準備早餐和午飯…被窩裏的柳心華煩得欲睡不能,左轉右翻又不想起床,白淨的肩胸、性感的淺粉色吊帶內衣若隱若現。

手機鬧鍾第二次響起,緊接著啪~啪~敲門聲,“心華…還睡呀!起床羅,快…快起來摘菜了,快點~!再睡就趕不上早市了!”老媽在催促女兒早點起床吃完早餐下地裏采摘蔬菜。

“噢噢,知道了,馬上就起啦!”柳心華懶洋洋從床褥爬下來梳妝。

丈夫去世後,柳大姐也沒什麼遠大的夢想,就在院子裏養幾十隻本地閹雞,在地裏種種蔬菜,每天一大早拉去三亞市天涯農貿市場售賣,賺點生活費,艱苦度日,家族成員少,又沒錢,這種家庭會讓隔離鄰裏瞧不起,為了爭取半尺寬的菜地和宅基地每年都要爭吵好幾次,跟隔壁家關係一直緊張,誰也不肯屈服讓步。

十幾年來,熊大姐苟延殘喘,勞裏忙外,總算把女兒柳心華扯養成人,時光流逝,五十幾歲的熊大姐看上去要比同年紀的人老一層,農貿市場裏的商販都習慣稱呼她熊姨。

一個家庭沒個壯男丁真難呀,無論大小、輕重的工作都是母女倆人,熊姨家的一層三間平房,自從丈夫過世後再也沒修建過,將就原樣一住就是15年。因為實在是窮,女兒穿著很樸素,貪靚的她從來不買化妝品,但天生清秀的眉目,白晰的皮膚、柔韌的發質,看起來漂亮而單純,典型的鄉村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