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給春蘭和隋建春成婚,因為事情很多,也就這麼耽誤了下來,現在清閑了下來,也是該考慮這件事情了。
兩天後,我的婚假結束,正式去銀號上班,我不在的時候,人家劉陶然和邢誌偉也把銀號打理的井井有條,現在的銀號每天的進出銀兩,都在十五萬兩左右,京城已經徹底認可來了銀票。因為銀票自從發行以來,良好的信譽,還有商家的支持,發展的勢頭非常好,已經往周邊的城市輻射開來。
上午到了小蔡府上班,他們幾個先過來彙報了這一段時間來的業績,劉陶然還把一本總賬給我帶了過來。我看了看總賬,對他們兩個說道:“現在我們銀號已經穩定來了下來,隻是宣府那邊有沒有消息過來。”
“蘭大人,那邊有消息過來,進行的還算順利,那邊的方大人很配合,這幾天我們準備往那邊運輸銀兩和銀票,王大人來信說,他們準備趕在春節前開業,我們看大人你很忙,再加上新婚大喜,也不好去請示你,這不就等著你來,再商量這件事情。”劉陶然說道。
“這麼快啊,也好,現在那邊的互市已經在建設,早點開業也可以吸引商人過去,隻是需要帶多少銀票和多少現銀過去合適,還要考慮安全的問題,我們一起商量下。”
邢誌偉接著說道:“蘭大人,我們兩個商量下,準備跟兵部接洽一下,他們往宣府送軍餉的時候,我們的車隊一起跟著過去即可,這樣安全。”
“不錯,你們考慮的周到,我還沒想到跟兵部一起,你們倒是想到了,那邊的安全問題,你們也要交代王大人,找點知道底細的人負責警衛,也不知道方大人能不能給點官兵,官兵雖然素質不怎麼樣,但是忠誠應該沒有問題。”
這邊我們三個還沒商量完,外麵的兵丁進來通報,說外麵有兩個商人打扮的人,一定要見我們,還說有要事相商。我們三個都是一愣,但是估計也是商人,他們兩個也看著我,我讓那兵丁把他們兩個帶進來,看看是幹什麼的再說。
不一會兵丁帶著兩個商人打扮的中年人來到了我們的大客廳,剛才我們三個是在書房,接見外人就要在外麵了,那兩個人年齡差不多,都在四十歲左右,一個胖,一個瘦,兩個人的穿著一看就是商人。
那胖子像是領頭的,進來後按禮儀給我們行了禮後,操著一口南方話說道:“草民張誌寬,張子寬,見過三位大人。”
“起來吧,不知道二位見我們三個所為何事。”
“三位大人,草民兄弟兩個是寧波府人,一直做對南洋的生意,這次進京是來看看市場的,發現大人衙門的這個銀票不錯,草民想請幾位大人去我們那裏也開個銀號,這樣我們出門就不用帶這麼多的銀子了,即不安全,還不能多帶。”
沒想到,還能有外人發現這個銀票的好處,這倒是引起了我的興趣,讓他們兩個坐下,我這才問道:“兩位眼光果然不一般,這個銀票的好處你們看的很清楚,隻是我們對於寧波不太了解,不知道兩位可否介紹一下,要是合適的話,我們也想去那邊開家分號,隻是現在京城剛開始,還沒有被認可,擅自前去你們那裏,怕是業務開展不了。”
“大人,這個嗎,寧波府一直是對南洋交易的基地,很多商家都是跑南洋的,從南洋過來的商品,全部在寧波府卸貨,然後分銷到了各地,大人要是去那邊設立分號,業務量一定會不小。”
對於寧波府我也知道一點,朱元璋吳元年(1367年)稱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為避國號諱,朱元璋取采納鄞縣讀書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義,將明州改稱寧波府。寧波之名沿用至今。 寧波以港興市,是中外聞名的商埠。唐時已是與日本、新羅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通商的主要港口。
但是對於他們的要求,我還是拿不定主意,寧波那邊的也沒有什麼熟悉的人,但是對於這兄弟兩個,我還是很欣賞的,比較有眼光,能夠發現銀票的好處,這是一般人看不到的,眼界不同,看待事物也就不一樣,我想既然他們來了,以後去南方發展的時候,說不定還能用到他們,幹脆交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