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這個朝貢是好事,自大漢以來,為了標榜朝廷的富有,曆朝曆代都是對於來朝貢的屬國和鄰國大加封賞,朝貢體製中的朝貢貿易分為朝貢給賜貿易和附進物品貿易 對於朝貢給賜貿易,以“厚往薄來”的原則,明朝會對朝貢國大加賞賜,數量驚人。
《正德大明會典》載:“一時特恩不可勝紀。” 附進物品貿易,是“正貢”以外,明朝稱為“附至番貨”或“附搭貨物”的物品貿易。對於這種貿易,明前期因國而異采用不同的方法處理。一般以“凡番國進貢內,國王、王妃及使臣等附至貨物,以十分為率,五分抽分入官,五分給還價值,必以錢鈔相間……如奉旨特免抽分者,不為例”。 明朝在《祖訓》和《會典》中規定了朝貢通商的國家、期限和朝貢的路線及居留地。 有關允許入貢的國家,明《會典》載:“國初入貢,附載方物,止五國,定有則例。暹羅國:使臣人等進到貢物,例不抽分,給與價鈔,現在讓俺答汗也來朝貢,也是明穆宗為了拉攏俺答汗給他的好處。
所以說這個朝貢是好事,**就是為了占點便宜,一年來朝貢好幾次,朝廷實在煩了,所以規定一年來朝貢一次,並且規定人數,這樣就是想拿東西走,因為人數的限製也帶不走。
俺答汗聽說還給他們加了個朝貢,不免高興起來,這事好啊,送一份東西人家給兩份,對於那作為屬國的順義王稱號,也就無所謂了,不就是個封號嗎,又少不了什麼東西。但是為了拿一把自己還是不能很痛快的答應下來,能拖就拖一天,也不能讓漢人看出自己很著急的樣子。
“張大人,這個朝貢可以,隻是這個封我為順義王的事情,我還要回去商議一下。張大人我想見見把漢那吉,不知道張大人給我安排了沒有。”
“大汗,我已經安排了,這樣吧,把漢那吉就在後麵等著你,這裏人多也不方便你說話,我派人帶你過去吧。”
張居正安排老劉帶著俺答汗去了後麵,至於他們爺倆談什麼,我已經在他隔壁的屋子裏麵,安排劉連江監聽,這樣可以及時了解他們的動向,也可以看看那把漢那吉是不是真的投降我們。
看事情很順利,雖然俺答汗暫時沒有答應接受順義王的封號,但是看樣子應該沒什麼問題,張居正心情也不錯,要是不出什麼差錯,這趟差事算是圓滿完成了,看著在一邊的阿銀巴基,張居正說道:“阿銀巴基頭領,這次你也讓大汗給你請個侯爺的官職回來,以後說不定去朝貢,我們還可以在京城見麵,到時候我和蘭大人可要好好招待招待你,讓你領略一下我們京城的風采。”
“欽差大人,我還真想去京城看看,明年我一定去找你和蘭大人喝酒,這次帶兵南下,都是那趙全搗亂,這次襲擊欽差的事件我也在調查,應該是他幹的。”
我們在這裏聊天的時候,後麵的俺答汗也見到了把漢那吉,把漢那吉看俺答汗推門進來也是一愣,他昨天已經跟王崇古說了,今天不想見到俺答汗,可是俺答汗已經到了屋裏,自己畢竟是晚輩,不說話也不行啊,先是跪下,行禮已畢,俺答汗把他扶起來說道:“你看看,這麼大人了,還耍小脾氣。你心裏再不滿,我們也是一家人,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我也是你爺爺,我沒想到你真的喜歡那個女人,回去就給你送去,為了一個女人傷了我們爺倆的和氣不值得啊。你父親去世早,我對你關心少了,都是我的不對,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不要動不動就跑了,跟我說,我要是不聽,就告訴你奶奶嗎?”
有些東西永遠不會疏遠,親情就是這樣,俺答汗的親情牌打的很好,一席話說得把漢那吉低下頭去,不好意思的說道:“爺爺,都是我不對,我不該和你賭氣,更不會惹你生氣了,爺爺你打我罵我吧。”
俺答汗攥著把漢那吉的手說道:“傻孩子,我怎麼會舍得打你呢,都是那趙全,說你早有逆反之心,爺爺我也是老糊塗了,剛才欽差大人說了,皇上封你為都指揮使,你要想留在這裏,還是跟爺爺回去,爺爺決定了,你的部落人馬還是你的,如外把趙全在板生的人馬和財產全部給你,你考慮一下是跟我回去,還是留下在大明朝做個閑散的都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