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的,那些人打著你們蒙古人的旗號,穿著你們蒙古人的服裝,完全就是你們蒙古人的騎兵,要不是大汗所派,那就是有人背著你們大汗私自出兵。”
“欽差大人,此事我們大汗回去後一定嚴查,隻是,我們要確認是不是我們的人幹的,我們大汗說要派人去你們宣府看看那些首級,是不是我們的人,要真是我們的人,一定嚴懲不貸。”
“好了,我們現在先喝酒吃菜,等吃飽喝足了,在談,不能讓在這些事影響了食欲。”
俺達汗也不客氣,筷子和酒杯就沒有停過,待到酒足飯飽,老劉撤下桌子上的殘湯剩羹,奉上茶來,這算是正式的談判開始。
張居正先說道:“大汗,你這麼興師動眾的來到宣府不會是隻為了一個把漢那吉吧。還有什麼要求就說出來吧,時間不等人,我還要奏本給皇上送去才可以定奪。”
“張大人,這個要把漢那吉回去是我的第一目標,剛才本汗也說了,這關係到我大汗的威嚴,所以必須回去,要真是你們不放人,我們就準備攻城,第二個就是,我想請張大人請示你們皇上,多開互市貿易,現在你們的互市幾乎是形同虛設,平時根本不開,我們的牧民沒地方換東西,現在有的家庭連個鐵鍋都沒有,我想這個互市貿易對我們雙方都是有好吃的,本汗搞不懂,為什麼你們皇上就不多開幾家呢。”
俺達汗說的是事實,這個明朝對蒙古人的控製主要是在物資方麵,蒙古人對中原的依賴很大,小到一根針一隻筆,大到食鹽糧食和布匹,都需要從中原輸入,朝廷控製住了貿易,也就掐住了蒙古人的命脈,光靠走私的那點物資,還不夠他們貴族實用,下麵的牧民就連想也不用想了。
對於明朝中期的蒙古來說,物資匱乏已經到了極致,但是鑒於前幾次設立馬市因秩序混亂、政治腐敗等原因而失敗的教訓,明政府一直對互市貿易保持警惕——雖然蒙人入境劫掠多是由於對物質的欲求引起的。
嘉靖末年,豐州地區的災荒給農牧業造成的極大打擊,災荒一直持續到隆慶四年,看樣子還有持續下去的架勢,俺達汗這才迫不得已,接著把漢那吉的事情,提出來跟明朝談判,要不是這樣,他那裏會有這麼好心,還跟你談判,早就帶人開戰了。
張居正因為談判的問題,也研究了蒙古人的心理,所以對於俺達汗的這個要求沒有馬上答複,而是沉吟了一下說道:“大汗,你的第一個要求,我可以答應你,但是你必須確保把漢那吉的安全,並且不能剝奪他的部落子民,我們皇上說了,還可能授予把漢那吉官職,要是大汗能保證把漢那吉的安全,我就可以跟皇上請示,讓把漢那吉跟你回去。”
“第二個你們要求增加互市貿易的問題,我可以寫奏本給皇上,這個也不是皇上自己可以決定的,這要各位大臣商議後才可以答複大汗,不過我們也有幾個要求,還請大汗斟酌。”
“張大人,你們漢人的事情太麻煩了,這麼點小事情還要討論,你不是內閣大臣嗎,自己不也可以做主嗎?你說的把漢那吉,我回去考慮下再答複你。”
“大汗,我們大明朝跟你們不一樣,我們都是按程序走的,上上下下上億萬的子民,沒有一套程序怎麼可以,你們蒙古人就不一樣了,部落民眾少,好管理,不用這麼麻煩。對於把漢那吉,我還是希望大汗好好考慮,他怎麼也是大汗你的骨肉,他好你也開心不是,年輕人做了錯事,要給他一個改正的機會,像大汗你這樣,帶著重兵前來,就是把漢那吉想回去,也會害怕,不會跟你回去,隻要大汗你保證既往不咎把漢那吉的錯誤,我可以做主,讓他回去,大汗要三思,不要中了別人的離間計。”
“張大人,我會考慮的,不過我的時間不多,你還是要盡快請示你們皇上,現在天越來越冷,我們都是住的帳篷,也不適合長時間的在這裏等著。”
“這個我也理解,但是,著急也不行,事情也要一步一步的去做,大汗你把你們的條件提了出來,我們也有幾個條件。”
“奧,張大人你們還有條件,那你說說給本汗聽聽。”俺達汗本來以為,自己帶了大軍前來,隻允許自己提條件,沒想到張居正也要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