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欽差副使(1 / 2)

“吳愛卿,你說高大人不可以去,那這六部尚書誰可以去,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給朕說說看。”

“啟稟皇上,微臣覺得,兵部尚書揚大人,文武雙全素知兵事,可以擔當此事。”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姓吳的官員會把兵部尚書楊博推出來,我和張居正昨晚的商談,一直以為去宣大談判是非張居正莫屬,沒想到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把我們計劃打亂了,就算是張居正不想去,但是換了別人去恐怕不好處理這事,這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還涉及到了外交和民事。

就在我胡思亂想之時,隊列裏麵又走出一個官員上奏道:“皇上,微臣柳岩有本要奏。”

“劉愛卿,有話就說吧。”

“皇上,對於蒙古,臣建議應該派出比尚書更重要的大人前去,以彰顯我大明朝對此事的重視,重臣前去談判有好處,談判中間肯定會出現不少新的問題,要不是重臣,沒有臨機決斷之權,再回來請示陛下,這樣來回耽誤時間,變故也會增大,早點把這些蒙古鐵騎打發走了才是正道,所以臣懇請皇上,派出重臣全權處理此事。”

此人所說比尚書更重要的人物,除了內閣幾位大人,就是武官那邊的幾個侯爺,但是幾個侯爺打仗是可以,要真是去鬥心眼,恐怕不行,看來隻有內閣的幾位大人才是最合適的人選。

“劉愛卿所言也在理,內閣幾位愛卿,你們覺得此事派誰去合適呢。”

“啟稟皇上,老臣覺得柳大人的話有道理,兵部尚書楊大人,雖然素知兵事,但是此時前去宣府不是為了戰爭,而是跟蒙古人談判,所以臣認同柳大人的意見,請皇上在我們三人中,擇一人為欽差去宣大談判。”高拱心裏跟明鏡似得,出去談判的隻有張居正才合適,所以他們也力挺內閣去人,這事說好是好事,辦不好也就完了,張居正的仕途也就可能因為此事而終結。

對於張居正來說,去也是好事,自己跟高拱之間已成水火不容之勢,離開一段時間,讓高拱再囂張一點,俗話說:欲要其亡,先要其狂。自己和高拱共事這麼多年,一直隱忍不發,不是怕了他高拱,而是不想因為和高拱的爭鬥損害了自己在皇上心裏的印象,高拱的印象,現在在皇上心裏已經變質,這正是自己取代高拱的好機會,去邊關談判,那可是有生死之險,話又說回來,大家都知道去了有危險,也就知道去那裏的人,要有莫大的勇氣,與其讓皇上點將還不如自己主動請纓想到這裏,張居正走出來隊列。

“啟稟皇上,微臣請求前去宣府跟蒙古人談判,懇請皇上批準。”看張居正主動申請前去宣府,明穆宗讚賞的點了下頭說道:“張大人,一直是忠心為國,此事要不是張大人自己主動要求前去,朕還真不好說,宣府那邊,鐵騎壓境,兵凶戰危之地,也隻有張大人這樣的忠臣,才處處以國事考慮,不為自身考慮,不畏凶險,前去邊關,朕相信,依張大人的才華和機智,此事一定可以圓滿解決。但是朕在這裏對眾愛卿說一句,不管張大人處理的結果如何,朕都會支持張大人,張大人為這次談判的欽差,柳岩柳愛卿為副欽差,協同張愛卿一同前往宣府跟蒙古人談判。”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可以說是皆大歡喜,高拱順利的把張居正送到了去宣府談判的位置上,張居正也如願以償,那些想躲開這事的尚書也都鬆了一口氣。隻有我,還有一件事沒有完成,那就是在金殿上,眾目睽睽之下,請求陪同張居正一起前往宣府。

還沒等皇上再說話,我快步走出隊列,往地上一跪大聲說道:“啟稟皇上,微臣有本啟奏。”

本來皇上是要想退朝,去乾清宮跟幾位內閣大臣商議如何對策蒙古人的,我這一出來,讓皇上一愣,接著問道:“蘭雲傑,你有什麼事要啟奏,快快與朕說來。”

“啟稟皇上,微臣想跟隨張大人一起去宣府,懇請皇上批準微臣的請求。”

我這突然的一本,把皇上和所有的大臣都搞的一愣,就連張居正也沒想到,我會在大殿裏麵提出來要跟他去宣府,昨晚可是拒絕了我的請求。

皇上沉吟了一下說道:“蘭雲傑,你那銀號剛剛開張,你這時候去宣府是什麼意思,你給朕一個理由,要是說的通,朕就準了你,要是不能說服朕,那你就安心的在家做你的銀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