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舌辯祭酒(1 / 2)

王金槐問道:“什麼好差事啊。”

“是這樣的,我今天和皇上說了,想讓你去國子監去,一是學習一下,二就是為我挑選點正直的監生,我要用他們,不過時間緊張,最多給你一個月的時間。”

“那麼緊張啊,一個月我也不能熟悉裏麵的情況,再說一個月也不能了解別人,不知道能不能時間長點。”

“這是最長的時間了,至於不能了解也沒事,你先大體考察下,以後我再觀察,不行的再換掉就可以了。”

“那好吧,我盡量,其實我也很想去太學看看,哪裏的老師教什麼,曆年來科舉,考中的大多數是國子監出來的,像我們這些偏遠地方的學子,是沒有機會進國子監的,除非地方官推薦,可是你也知道,現在沒錢誰給你推薦,名額也被那些富家子弟占去了。”

“好吧,這事就這麼定了,明天就送你去國子監,讓你不耽誤時間,住的地方,今天先住在我這裏,明天去國子監安排了你就住在哪裏,也可以多接觸點人,人選還是以貧寒人家的子弟為主。”

大家吃了飯,老劉就給王金槐安排住的地方,因為隋建春也在這裏住,所以房子有點緊張,最好決定跟劉連江住在一起,安排好了王金槐的住處,我們又把了然大師送出去,這才回來。

我把王金槐叫道我後麵的書房,對他說:“你這事很重要,關係到我以後的發展,你還要慎重對待。”

“那我盡心去做,一定做好這件事。”

我想先把這事告訴王金槐,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我還不明確王金槐是想參加科舉還是想走這樣的途徑進入官場,雖然皇上還沒明確這些招來的監生是什麼級別,但是要是太低了恐怕不會吸引人,特別是讀書人,視幸進為恥辱,不過要是貧寒人家的子弟,也可能會喜歡這樣的途徑。

“我們是兄弟,我今天跟你說實話,這些人我是招來有大用的,不用科舉就可以有品級,至於做官不做官,還要看個人的造化,我問你,你想不想來。”

“你也知道,這個科舉是我的最大夢想,但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年有上萬舉子來考試,就要那麼幾十個,我恐怕希望不大,要是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可以有品級,也是不錯的,我就跟定你了,隻是你現在這個身份,我都不知道該叫你什麼了,感覺很別扭。”

“你以後就慢慢習慣的,在外麵叫我蘭大人,在家裏叫我蘭兄弟吧,這樣比較好。”

“不知道你要做的是什麼事,方便告訴我嗎?”

現在對王金槐也沒什麼可以保密的,我就把皇上讓我建立皇家銀號的事情告訴了王金槐,王金槐也很興奮,畢竟是個新部門,還是掛著皇家的旗號,頂頭上司還是我,想不升官都不可能,我能看著他不管嗎?

看著把王金槐的思想做通了,我心情也不錯,畢竟王金槐是跟我最早的,也是我最放心的人,我以後不可能老在京城,把這一攤子交給他我還是很放心的,我的目標是做好這件事,就要求外放,出去打造自己的根據地,在京城水太深了,但是京城也要有自己人,才能放心的離開。

我又問了問現在雷雲寨的情況,這才把王金槐送到了劉連江的屋裏安寢。

第二天,我和老劉父子一起幫王金槐收拾好行李,這一去要住在哪裏,所以被褥換洗衣服是要準備好的,又給王金槐準備了點銀子,國子監裏麵也是攀比的,要是沒錢新人進去就會被欺負,也不會發展什麼人才了,有錢才好辦事,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國子監在哪裏我還不知道,所以帶著老劉,老劉是老京城人,對京城的衙門和街道非常熟悉,現在的國子監是在永定門內,成賢街,離皇宮不遠。

到了國子監,劉連江在外麵看著馬匹和車輛,我就帶著王金槐和老劉往裏麵走去,老劉給王金槐背著行李,我也穿上了我那從三品的官服,畢竟出來辦事還是穿官服好一點,不穿官服怕他們冷淡,事情也不好辦。

北京國子監始建於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也有說建於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明朝時曾經大規模修茸和擴建,乃形成現如今的規製,國子監占地28000平方米,是我國元、明、兩代國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

我們從國子監的正門集賢門進入國子監,國子監占地很大,一進門是一處大院子,裏麵種滿了花草,雖然已是深秋,但是依然有不少花在開放,還有幾座涼亭,來到大院子裏麵,望著偌大的一片建築,我們三個一片迷茫,這要去找國子監祭酒,可是那裏是他們辦公的城所,院子裏靜悄悄的,估計學子們都在裏麵學習,直到走到一片建築前,好不容易才看見一個穿七品官服的人手裏拿著一本書,匆匆忙忙的迎麵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