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作者:王晨

2011年接近年關,有兩件轟動業界的新聞:一是美的突然大規模裁員;二是凡客的運營被質疑。

你知道這兩家公司最嚇人的共同點是什麼嗎?

他們都製定了一個“十二五計劃”,分別宣稱自己要在2015年達到2000億和1500億的銷售額。

美的說這話的時候,銷售額已經接近1000億;而凡客說這話的時候,銷售額不到30億。

凡客說這話,是在給資本市場畫大餅,還是公關部門失職?

要完成如此輝煌而沉重的銷售目標,無非兩條路:一是讓更多的人進來買,二是讓進來的人買得更多。前者要凡客下沉市場重心,到二三線市場做物流布局。這是凡客正在做的,隻是需要足夠的時間,畢竟物流工作不是簡單地多做幾個網頁。後者則是擴張品類,增加SKU。

陳年一直認為,花費大量廣告費獲得客戶後,應該擴充SKU,而不是僅僅賣襯衫、男裝,雖然這些品類的標準化程度高一些。因此,凡客的品類拓展到男裝、女裝、鞋、童裝、配飾、家居六大產品線。而在放出豪言的2011年,甚至擴展到了箱包、化妝品和電器。

這對一個原先定位非常清晰的服裝品牌是很凶險的一招,也意味著原來的定位觸及了既有市場的銷售極限。這時候凡客麵臨這樣一個選擇:是繼續堅持原有的圈子,還是走出這個圈子?

凡客選擇了改變定位,從“網上賣服裝”,改為“平價快時尚”。而從凡客的倉庫裏出現電飯鍋、菜刀甚至拖把就可以看出,陳年已經打算把凡客由一個鞋服產品品牌,變成一個渠道品牌(有如京東),或者零售製造品牌(有如宜家)。因為不如此,就完不成1500億的偉業。

可問題是:消費者依然認為凡客是賣襯衫、T恤和帆布鞋的。凡客在不斷的品類試錯中找到的暢銷品,依然離不開服裝鞋帽。

是的,要改變消費者對你的既有看法,不是不行,但也是相當困難的。顧客不會因為你極力推廣《喬布斯傳》就認為你是賣書的。

退回產品品牌來說,1500億的平價快時尚意味著什麼?滿大街的人,處處可見凡客的身影,那還是時尚嗎?

這是一個取舍問題,非此即彼。很多企業在這事上犯暈,總想兼得。可是世上哪裏有這麼好的事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市場總是在不斷地細分中,怎能指望一個品牌通殺?

而在互聯網上,更加容易形成圈子與口碑,是孕育個性品牌的絕佳溫床。且不說凡客做不到1500億,就算做到了,終究也會被其他細分品牌所肢解和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