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張無忌送別師傅。不過日日詩酒娛心,舞劍消遣!
雖天下大亂,張家的這所宅門裏還是謹小慎微的過著普通人的日子。這一日張夫人同老爺商議,要為無極娶親。無忌現在也已十九歲了。雖然麵貌俊雅情治,博得一郡女子的傾慕。可是除了隨身侍奉的丫頭外,也沒有接觸過別的女子。真該為無忌說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兒才好!張老爺道,我也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隻是要征得無忌的同意才是。於是這一日,夫妻二人吃罷早飯,坐於廳堂。教管家叫過來無忌少爺。
張老爺說道,“無忌,近日劍舞的如何,可有進步?”
張無忌點頭說道,“孩兒每日勤於練習,頗有進益!”
張老爺道,“我兒算得上是文武全才了。”
無忌道,“全憑父親教導之恩!”
張夫人笑道,“無忌,父母想要為孩兒尋得一門好親事,找個才貌相當的姑娘日夜陪伴我兒,無忌,你可願意?”
無忌吃驚,立刻推辭道,“孩兒於國於家無一點進益,不敢急於成家!”
張老爺搖頭道,“我兒讀書,豈不聞齊家治國平天下。這齊家乃是第一要務!況我兒之才貌,一郡女子誰不傾慕咱們張家得‘玉麵郎君’,為父都是知道的!”
無忌推辭道,“那不過是外人隨便起的外號,父親取笑孩兒了!”
張老爺道,“你得那些個相交得朋友俱都已經娶妻了。不如這樣,讓你母親為你揀選幾家才貌相當的女孩兒,到時候,孩兒自己挑,豈不是兩全其美!”
張無忌見張老爺執意至此,忙下跪道,“孩兒有一件事,想了好長時間了,不敢稟告父母知道。今天父親極提出為孩兒娶親之事。孩兒便也顧不得什麼了!”
張夫人道,“無忌,你有什麼念頭自可以跟父母說!”
張無忌便道,“孩兒欲往江湖上遊曆三年五載,開拓見聞,不負一身所學!”
張老爺立刻怒道,“混賬,你即讀書應知父母在不遠遊的道理。是誰挑唆的你不戀家?”
張無忌道,“當年李太白北上遊曆長安,才留下千古詩篇。孩兒雖不敢比擬古人。但既蒙名師指引,空有一身所學。在家日日如井底之蛙,空來世上這遭!”
張老爺道,“這必是你那個道人師傅引逗你,隻恨我對他還以禮相待!”
張無忌道,“師傅古道熱腸,對孩兒有教誨之恩。求父親放下偏執,放孩兒遠遊!”
張夫人道,“隻是無忌,現在外麵這世道,你去遊曆江湖,父母怎麼能放得下心呢!”
張無忌道,“孩兒現在的功夫,尋常三五個人是近不了身的!求母親成全!”
張夫人看向丈夫,道,“咱們無忌是個省心的,老爺就順了他這次又怎麼樣,他不過三年兩載就回來了。”
張老爺道,“兒女債,兒女債,原來生兒為的是償還前世孽債!罷罷罷,你願去便去。我也不會再阻攔與你!”
無忌欣喜不已,叩謝父母,“多謝父親,多謝母親!”
於是收拾下書簡,寶劍。隻帶著小廝童兒京哥兒。第三日便辭別父母。手執折扇,星眉劍目,翩翩儒雅公子!
第一先去嵩山找尋道人師傅。
一路過去看不盡的山山水水,生民流離。張無忌不由感歎,亂世風雲,不知我張無忌在這曆史中扮演什麼角色!
一天,天色將晚。張無忌連同京哥兒寄宿於一戶普通農戶家中。那農戶的主婦收拾了極簡潔幹淨的飯菜出來。吃罷飯,張無忌便在燈下觀書。小童京哥兒,收拾床褥。道,“公子,咱們這樣走走停停,幾時能到嵩山!”張無忌籲口氣道,“偶遇有心人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何必慌慌張張!”
京哥兒道,“到了嵩山,也不知你那道人師傅還在不在!”
張無忌道,“所以說偶遇,見不到師傅,總能打聽出師傅行藏。”
京哥兒道,“公子說的有理。”一麵又轉頭說道,“公子。收拾好了,可以睡了!”
張無忌放下書簡,道,“明日還要趕路,今日要早些歇息!”
於是主仆二人熄燈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