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丁楚南的童年(2 / 2)

出了這種事,丁老爹是再也沒臉讓這個小魔頭在幼兒園混日了,隻能領回家放養,要不是徐姑娘父母大度沒有追究小丁同學,小丁肯定跑不了一頓好揍。

要是中規中矩的聽老爹的話,那丁楚南還是丁楚南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當丁小猴子一個人背著小包,穿越了N條馬路,一路殺到隻坐車去過的幼兒園去看莎莎姑娘時,可真是把幼兒園阿姨嚇壞了,連忙打傳呼給丁老爹,也還好丁老爹是個趕時髦的人,在第一時間購買了BP機,不然這孩子丟了不得生生急死。丁老爹在第一時間趕到幼兒園,逮到自家小猴崽子就是一頓胖揍。

丁老爹回家和丁楚南的老媽一商量,合計自己是沒時間管教這小猴崽子了,幹脆把丁楚南送回農村的姥姥家,在那裏上小學也有人能看著。

沒幾天,丁楚南小朋友就帶著對徐莎莎姑娘的無比思念坐上了去農村的出租車。農村的一切都是很新奇的,路兩邊有大柳樹,有“步步高”、“一串紅”,姥姥家養了大鵝和小雞,園子裏還種了黃瓜和西紅柿,美得丁小猴子直冒泡泡,年幼的丁楚南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剩下的童年時光將在這裏度過了。

農村別的不多,小朋友可是有很多的:舅舅家大自己3歲的大姐劉垚、小自己1歲的弟弟劉承、小自己三歲的小弟二樂子、老姨家大自己兩歲的小哥孫秦勤。丁楚南到了這裏就像剛從五指山下逃脫的孫猴子,歡脫的不得了。

幾個孩子常由小哥孫秦勤帶頭,幾個孩子抽上兩根幫黃瓜秧的竹竿子,翻出幾根吃烤羊肉串剩下的鐵簽子,實在沒有就在在姥爺的廢自行車上拆下兩根車條,磨尖了綁在竹竿上,拎個大袋子去西邊的稻子地裏紮蛤蟆,也就是青蛙。春天的蛤蟆最好紮,趙老師怎麼說來著...哦,對了“春天到了,又是一個交配的季節。”對於蛤蟆來說也是的,春天的蛤蟆總是兩個一摞進行偉大的繁殖工作,又笨得很,基本上是一紮一個準,很快就能裝滿一個小化肥袋子。

姥姥家的院子裏有兩口大缸,平時總是放滿水,一口等曬熱了給小孩兒們洗澡用,另一口就是用來裝蛤蟆的。抓到一定數量,就在園子裏的空地上攏一把火蛤蟆,大家分工合作,生火的生火,打水的打水。而丁小朋友的工作是很艱巨的——殺蛤蟆!當然以丁小朋友的膽子是堅決不會害怕的,而且這個殘忍的家夥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殺蛤蟆的方法:先把青蛙翻過來,肚皮向上,用壁紙刀輕輕劃一道口子,向兩邊一拽,一整張皮就輕鬆剝下來了,再用壁紙刀豁開肚子,把腸子一拽,用菜刀把腦袋一剁,OK!輕鬆加愉快的搞定一隻蛤蟆。扔到清水裏洗一洗,用鐵簽子一串,抹一點油,再撒上一把鹽,烤得酥酥的,味道那叫一個讚!

與正文無關:某空自小就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魂淡,小朋友們請勿模仿,抓青蛙是不對的!(而且現在的青蛙少得很,不好抓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