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在現代抗戰劇中的呈現
影視觀察
作者:李蓓
摘要:悲劇淵源於古希臘,是最古老的戲劇藝術表現形式。在戲劇史上,悲劇的題材經曆了一個由窄而寬的發展過程,人物性格也由單純趨向複雜。到了近代,悲劇愈益麵向現實的、平靜的、日常的生活,重視表現人的內在精神活動。伴隨著傳媒的發展,影視文學已經占領了廣泛的受眾。悲劇作為西方戲劇藝術的源頭,自然會在現代影視文學中留下它的影子,對人物形象的浸潤和塑造就是其深遠影響之一。本文以《雪豹堅強歲月》為例,從悲劇藝術的視角出發,對現代抗戰劇中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
關鍵詞:悲劇抗戰劇《雪豹堅強歲月》人物形象
電視劇《雪豹堅強歲月》是近年來比較成功、比較典型的抗戰劇,講述了周衛國帶領其組建的“中國首支抗日特戰隊”,攜手各路武裝隊伍聯合抗日的故事。該劇不僅反映了中日對決的社會大環境,迎合了全民抗日的主旋律,而且成功地塑造了那段風雲歲月的大環境中各式各樣的人物形象。文學是人學,人物塑造在電視劇創作中居於核心地位,《雪豹堅強歲月》中除了周衛國式的主要英雄人物給人以深刻印象,次要人物也刻畫得真實具體。
西方理論家曾把悲劇分為命運悲劇、性格悲劇、社會悲劇,這在蕭雅、張仁傑和竹下俊三人身上可分別作對應的理解,他們身上有著深刻的悲劇性,有著可貴的藝術張力,故而有重點分析的價值。魯迅提出過一個關於悲劇本質的表述:“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麼,《雪豹堅強歲月》所塑造的這三個人物,有著怎樣的價值,並且如何最終毀滅給人看的,以下我們將針對三人逐一探究。
一、與命運掙紮的蕭雅命運悲劇有宿命論的含義,即人生與命運有不可調和的矛盾,並且人的努力最終不能改變命運的安排。盡管難逃命運的束縛,然而正是因為人在強大命運麵前的不懈努力,反而產生了令人震撼的悲劇力量。劇中蕭雅便是受命運(婚姻)纏繞而不斷抗爭的悲劇人物形象。
1.指腹為婚。蕭雅剛一出生就被指腹為婚,她的命運不被自己所掌握。蕭雅的成長過程中又注入了中國傳統女性的許多特點:溫柔賢惠、善解人意、忠貞不貳。指腹為婚的人生限定和包容忍讓的女性特質,為她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
2.周衛國的命運糾纏。從指腹為婚這一點來看,周衛國是蕭雅的未婚夫。結婚當天,周無故離開,蕭雅善良地認為周是為了保衛國家,怕以身殉國才不願和自己結婚。在蕭雅的心中,周是英雄,是自己的丈夫。這種想法拋除命運和社會環境的大前提,蕭雅已經把自己的命運和周衛國綁定在了一起,願意承受、願意付出、願意等待、願意舍生。此後的蕭雅隻有一個合理而美好的生活願望,就是和周衛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這個簡單的願望直到蕭雅被逼自殺也沒能實現。這種命運的自行綁定,是追求幸福的方式,但是又因為命運的不可抗拒,她的生命仍然和周衛國屢屢擦肩而過,最終給後者留下了深深的遺憾,以一個美的形象給觀眾以深刻的打動和無盡的哀婉。
二、惡性毒瘤張仁傑性格悲劇一般被視為莎士比亞開創的一種悲劇類型。多寫某貴人陷入困境,後其性格弱點或偏見被揭示,他的言行關係本人和整個民族命運,處在尖銳鬥爭的中心,體現巨人性格及詩人理想,但結局是徹底毀滅。《雪豹堅強歲月》中的張仁傑便因為其性格缺陷,鑄就了他的悲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