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阿蘭光(1 / 2)

風穴寺。

已經蓄發的阿蘭光,獨自走過那明明滅滅的長廊——那是通往剃度場所的必經之路。

他本是世家子弟,自幼便享受富貴物質的生活,少年時在大唐受到了精神藝術的熏陶,再往上隻能是追求靈魂生活的皈依了,不就是出家嗎?隻有經曆過紅塵富貴之人,才能這樣絕然的放棄紅塵富貴。

長廊的另一頭,是等待為他剃度的師父,以及風穴寺的主持、維那。

眼前閃現的,有他那慈愛的祖母,年富力強的父親、母親。

腦海裏出現兩個女子,一個是長信縣主,另一個是李彩,兩個女子,如同天上的明星,冉冉升起,越來越遠。

長信縣主已然成婚。李彩,這個他曾見識過的女子,有魄力、有膽識的女子,卻拒絕了祖母的兩次提親,他自卻得天要塌下來了,看破紅塵,再次出家。

收起雜念,他已然來到了寺主的麵前。雙手合十,阿蘭光跪下。

法寶大師開口問道:“昔日本寺沙彌,阿蘭光,你可願受比丘戒律二百五十條?”

阿蘭光叩頭:“弟子願受。”

法寶大師再問:“阿蘭光,你在世間可有觸犯律法之地,可有欠債不還之舉?”

阿蘭光回答:“阿蘭光不曾有。”

法寶大師又問:“阿蘭光,你在世上可有婚約?”

“弟子不曾有。”

法寶大師稍微停頓,問道:“阿蘭光,你出家受比丘戒,父母大人可曾同意?”

“我們不同意。”阿蘭光還未來得及回答,隨著一個女聲傳來,快步來了兩個人。

那是兩位中年貴族夫妻,他們匆匆而來,帶著一路的奔波風塵:“我們是他的父母,我們不同意。”

麵前的阿蘭光,驚得睜大了雙目:“母親,父親?”

母親麵色極差,黑著臉:“還曉得我們是你的父親、母親?”

“虧得我們來得早,不然你便私自出家了。”父親說。

“孩子,你為何執意要走這條路?”父親問。

“父親,母親,孩兒不孝,有負祖母、父母期望,讓你們失望了。”阿蘭光下低頭,在地上磕了一下,道。

慕容家的幾個王子,在此出家做沙彌數年,前些日子有大半兒人剛剛還俗,不料此人還要再受比丘戒。

那母親道:“你要出家,祖母不同意、我與你父親也不同意。”

阿光的語氣透著堅定:“可是孩兒心意已決,一定要出家的。”

他父親喘了口氣,搖搖頭,甚是痛苦:“我與你母親來之前,你祖母還說,你是她最中意的,你將身負重任,而非逃避世俗,怯懦的苟活於世。”

阿蘭光不住的叩頭,流淚不止:“母親,孩兒非無情之人。隻因多情,才會放下今日的種種。兒放下父母與祖母,放下心中所念的女子,也放下了世間的聲名與財富。這都是過眼雲煙,為何苦苦留戀?”

“你心中所念的女子,祖母已經上表再次為你求親。”母親寬慰孩子。

“不勞祖母費心,孩兒已表露心跡,隻是她拒絕了兒的心意。”

“那是她有眼不識金鑲玉,你若亮明身份,吐穀渾未來的摸末,她會拒絕嗎?”他父親在一旁也勸。

阿蘭光拭去眼淚,正色道:“父親錯了,孩兒看上的女子,豈是見利忘義之人?她若真是貪圖名利的虛榮之人,那便不是她了。”

“你,要看著父母親人苦苦思念你於不顧嗎?”這孩子,油鹽不盡,吐穀渾的國君甚是無奈。

“兒今日出家,便是回家。西天淨土,自會相逢。”

“你忘了你來此的目的了嗎?你是帶著你祖母和全族人的希望而來的!餘生,你讓親人如何自處?”

“人這一生,不過短短數十載,大限終會來,不過早晚。分別隻在一朝一夕,兒今日不過是提前與眾親分別,願母親能堪破。”

“聽聞你要出家,你祖母才剛好些,又病倒了,還掙紮著要來見你,千裏迢迢,她如何能經受這勞碌奔波之苦?是我苦勸才罷,緊著和你父親連日趕來,為的是怕你擅自出家。臨行前母親還一再答應她,勸你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