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大戰之際,薑尚受武王姬發拜將,舉大義伐商紂,後來黃天化也明白過來了,這是闡教、截教和西方教的氣運之爭,也就是所謂的大劫,說實話天化原本就對薑子牙沒什麼好感,對西方教徒更是看不過去,聯手偷襲、以多欺少,是這兩教的光榮傳統,其實黃天化從骨子裏對自己所在的闡教也是恨恨的,再加上做了幾千年的人,也算把當初的問題看了個通透。
闡教跟截教大抵相當於他後來在華夏大一統的某個時期劃分出的右派跟左派。要知道,當時的政策是有出身論不唯出身論。但闡教的教主元始天尊認為根紅苗正才能幹革命,手下的玉虛十二弟子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所謂貴精而不貴多。相反,截教通天教主則本著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先進理念,摒棄狹隘的人本位思想,很是收了一些旁門的徒弟,所謂披毛帶角,濕生卵化之輩。
這樣一來矛盾就出來了。闡是闡化,也即“立”,截是截取。也即“破”,先天矛盾跟後天矛盾不斷的積累積累,最後有一天爆發出來是很正常的。原始與通天的基本信念就完全不同,無論是立而後破,還是破而後立,還是最終的天下輪轉,這都是信念根本的東西,聖人者東西更是要以此為根本才能更多的領會天道。
當初闡教之中的人事構成基本是這樣的。第一,老子,後來被稱為太上老君。
“師傅,你說的好像不對吧。”沈涼和仙兒、雨如在“未來號”的貴賓艙內航行了大半個月,途中未來號似乎還有不少基本勘測任務,所以遲遲的沒有到達新美國本土。三人喝著咖啡看著新生的大洋的海景,倒是快意的很。
仙兒疑惑道:“老子不是道教掌門麼?”
“那是曆史上說的是,封神那時候,道教在曆史上要等張角跟張魯兩個姓張的給他創出來。所以那時老子還很寂寥,老哥兒一個住在八景宮,座下弟子玄都大法師,師父跟徒弟都是莫測高深。其實那時候他的教派叫人教,隻是一教門就這麼倆人,教不成教呀。”沈涼倚老賣老,小孩的身子,老學究的神態。
“你別打岔,老子是人教教主,也是曆史上道教掌門,但封神上古時,這所以老子基本就是隱隱的闡教太上教主了。老子之後就是元始天尊,正宗的教主,印把子在手,那老貨天生就是個壞料。元始座下弟子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計有玉虛十二門人。十二門人中:廣成子,赤精子,太乙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黃龍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懼留孫跟玉鼎真人這十一個雷打不動,另外一個名額或是雲中子或是靈寶大法師。這樣算來已經有十三個人了,再算上玉虛本部常駐的南極仙翁,一共十四個。這些人都是正牌的元始座下弟子,另外的小弟子比如薑子牙申公豹蕭臻之類的數目就不詳了,我也沒仔細算過。所以說闡教人數其實也不少,隻是種類比較單調而已。在第一代教主跟第二代十二門人之間,活躍著一個特殊人物,就是燃燈道人。老道實戰功夫不行,法寶隻有一個紫金缽盂,而且超被動。要等人家主動望上撞,恰似守株待兔裏那樹樁子。但封神時代哪個不是手段通天之輩,傻兔子顯然不多,是以這缽盂屬於典型的雞肋產品。除去法寶狼狽,燃燈輩分不低,十二門人都要尊他為首。他道行是比較高深的,法號燃燈,顧名思義,眼前果然有一盞燈。這琉璃燈的燈芯有一陣也跑了出去,找薑子牙的麻煩。物品如此了得,主人可想而知。所以大概真的要比十二門人高。”仙兒與雨如倒是也知道封神時代的傳說,隻不過沒想到沈涼口無遮攔,基本是把原始天尊一口一個“老貨”的罵,也不知道是不是欠了他幾百萬。
“闡教的弟子算到第三代,領軍人物就是楊戩。其次哪吒,韋護,雷震子。這四個人是第一陣營。首先他們都不是凡人。哪吒是靈珠子轉世,雷震子是將星。輝少現在傳承了兩世鬥神太子的記憶和武功經驗,其中第一世正是哪吒。”沈涼頓了頓,“不過楊戩算是其中最優秀的一個了,他修習的九轉玄功,有七十二般變化,這功夫正式地仙劍菩提祖師傳給傳說中的那隻猴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