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道境第三重(1 / 2)

人生一世,過眼雲煙,留下的不過是杯中塵土,隨風而逝。黑土白雲雖有相見,卻難相擁。雷鳴驚鴻雖來一地,卻難攜手。草木歸於自然,自然藏於大道。大道無常戀於萬秋千業,曆代朝野興衰成敗,如日朝升落,美而無常。

六十年如昨日蜉蝣,片刻成化。

若悟百業不滅身,先化此身為浮塵。陰陽兩儀始作偈,大道不虧難成真。形體多變化,終歸了無常。事事多因果,終結是己身。

道是宇宙人生極微之境,參悟道境便能了卻生死,凡夫眨眼千萬劫,苦難累數重重高。何人悟了前世果,今生免墮來世因。

歸仙實言錄的秘密終於在此刻被張逸仙探查到,物之本態本是虛無縹緲的清氣所化,後因盤古開天劈地,以身幻化世間萬物,剩下一口精氣,再化三清,也就有了後來世人所知的,一氣化三清。三清尊鴻均老祖為師,方才有後來的教化。道的起源來於鴻均老祖對宇宙人生的感悟,菩提便是感悟的化身,在教化眾生的同時也在演繹眾生的形像,為了渡眾生於苦海,不惜入魔成尊,最後悟出大道乾坤,號準提道人。

也許準提道人說的對,慕容詩雲並不適合自己,秦若煙才是最後的歸屬。張逸仙麵對水鏡,心中感慨萬千,這六十年以來,他一直在糾結要不要將金塔與水鏡送回仙界。

金塔關乎到整個世界的命運,拿在手上如燙手山芋,寢食難安。水鏡是慕容詩雲的物件,她之所以留下這麼一手,意在張逸仙早日飛升仙界與其團圓。

張逸仙感覺自己處在了他人生的三叉路口,不知何去何從。

唯有修行才能讓他忘記煩惱,元神在六十年的成長中,已達到了心隨意轉的地步,通神三步終於達到了麻仙古神那樣的境界。此時的張逸仙無論去哪兒,隻要一個意念便通到達。這就是傳說中仙人的境界,比之羅刹武士修為還要高出幾個等級,此時他能徹底看清,柳兒是何修為,洛瑤的真正實力以及花神與秦若煙的境界。

如果不是苦修六十年,他依舊活在羅刹武士修為的意識中,最令他想不到的是玉玲瓏的修為,居然比柳兒洛瑤還要高出一個等級,而不是之前所認知的那樣,身邊的那些女子,她們都在隱瞞實力,為的就是給張逸仙留有顏麵。

眾多女子中,玉玲瓏是道境三重境界,柳兒、洛瑤、花神、秦若煙都是道境二重境界,其餘的最少是梵天境修為。

張逸仙如今與玉玲瓏一樣都是道境三重境界,令玉玲瓏可喜的是,張逸仙終於打破了常規破了她那層薄膜,將她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女人。既然決定飛升仙界,張逸仙就做好了到了仙界後一切重頭開始的準備。

眼下最放心不下的還是自己的幾個隨從,張逸仙曾找過豬三與張洛他們幾個談過話,眾人一聽說主子要去仙界,都想跟去,但被張逸仙拒絕了。豬三身為帝王所行之事暗合天道,不可半途而廢,如今膝下已有三男五女,妻妾數不勝數,俗話說人不風流枉少年,豬三已然是中年,更該享受男女之樂。